由清除「新世界」想到漁婆港上封港工程

聽說過在河道上蓋房子的嗎?

由清除“新世界”想到漁婆港上封港工程

網絡配圖

咱靖江人通常把流域內的河道謂之“港”,八圩港和漁婆港兩條河道由北向南流經市區,與長江貫通。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這座縣城,在河道上建設了兩處浩大的工程。

從縣城南邊的天妃宮橋向南綿延數百米的八圩港段河道上,驀地出現了“新世界”商業城。“新世界”乃時任靖江僑聯公司總經理吳伯琛、一位黑黑胖胖的人開發建設的。此人招商引資頗為拿手,當時的靖江縣委和縣政府頭兒們視其為寵兒,認為“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在建設資金匱乏而靖江需要突飛猛進的心理指導下,黑貓白貓們紛紛出動,一霎時靖江城裡幾大名片瘋傳,三大標誌性建築橫空出世:朱建立申建22層長江賓館(現在國際大酒店),供銷總社朱宏章的揚子江大酒店和靖江商城亦拔地而起。離城9公里的斜橋劉金餘號稱億萬富翁,也投資搞了個“第一村”。

一時間“兩劉三朱”聲名鵲起,書記、市長刮目相看,引為靖江的驕傲。可是東窗事發,“拔了蘿蔔帶了泥”,貪官和騙子抓的抓、逃的逃。唱“空手道”空手捉鳥的“皮包公司”騙術有效,然而也有限。靖江大款、大腕曇花一現,“經濟巨頭”轟然坍塌,“兩劉三朱”銷聲匿跡。

三處標誌性大樓,除靖江商城關關停停幾易店主,靖江國際大酒店和揚子江大酒店人氣仍舊長盛不衰。

八圩港上的“新世界”,除了靖泰如三地小業主外,還有江浙滬的客商佔地為王,這“新世界”對於靖江市場不可不曰“築巢引鳳”。由於適應廣大工薪和農民階層消費者,倒也興旺了一二十年。

然而,覆蓋在靖江水面上的河道建築物內經營無序和亂設攤點頻現,雖然城管執法,但屢教屢犯、屢禁不止,暴力抗法時有發生,跟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大相徑庭。

而今,八圩港上的“新世界”已被剷除,政府花巨資修整八圩港河道。如今的車站路,道路寬闊,平整如鏡。髒亂差現象蕩然無存,極目遠眺,心曠神怡。

由此,想到城西之漁婆港河道上的連排高層建築,建於二十世紀九十年初,即靖江人熟知的“封港工程”。

日前,筆者在網上看到有篇短文,標題駭人聽聞,《靖江市漁婆港封港工程早晚要爆炸》,我不妨摘錄之:“老漁婆菜市場和封港工程的幾百戶商住戶都是向漁婆港直接排汙,形成了一個浩大的封閉的沼氣池,夏天臭氣沖天,直接可點火燃燒,由於存在窒息和爆炸危險,深怕中毒,無人敢冒險疏通。一旦爆炸,對居住在老城區市中心的居民將是不可預測的損失,成千上萬的生命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威脅。希望市委市政府引起重視,不要等爆炸了再去追責,即便槍斃責任人也挽回不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險乎又險,弄得我每每途經漁婆橋,難免不心悸。深怕那“封港工程”下面積蓄的成千上百噸沼氣像一顆定時炸彈突然爆炸,白白要了我的老命。豈不冤哉,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其實,問題之癥結還不單是止於中毒和“爆炸”之險象,由於此處佔老漁婆菜場之旺氣,市民有因循守舊之購買習慣,所以漁婆菜場雖已北遷,但“封港工程”仍然商賈雲集,底層東西兩面佈滿商鋪,多有店外設攤,加之瓜果蔬菜流動攤販三輪佔道,魚蝦攤主高音喇叭叫賣聲此起彼伏,樓上熟睡的居民日日清晨受到噪音騷擾,苦不堪言。故而爭吵驟起,社會和諧從何談起?

向城管人員舞拳的、動刀威脅的、城管制服被撕扯破碎的,已不鮮見。由於此處是自由市場,佔道的流動攤販不進政府疏導點,與城管玩起“遊擊”,往往使城管顧此失彼,大有法不治眾的態勢。

此處乃城管執法之老大難也!

除了沼氣隱患、城管難點,還有潛伏的危機。我翻開舊賬,1999年7月30日《南方週末》一則報道,四川簡陽市境內的索溪河有一條支流橫穿湧泉鎮街道,1998年8月20日凌晨,洪水順小河衝入湧泉鎮街道後,因疏浚不暢,湧出河道,將街道淹沒,最深處達兩米多,給街上居民造成極大災害。殘疾人肖勇出生僅三個月的女兒被水沖走,受災居民被洪水沖毀物品價值200多萬元。有關部門調查後發現,造成災情的直接原因就是新建在河道上的兩幢樓房阻礙排洪洩洪,使小河上游積洪衝入街道。

漁婆港本是咱靖江祖先洩洪排澇、抗旱保農之水利乾渠,焉能任房地產開發商在河上建造房屋?立在河中的水泥柱子支撐樓房幾乎覆蓋了整個河道,漁婆港遂成了陰河。

“封港工程”乃長裡建築公司承建,我不明白政府審批該項目的意圖,“封港工程”中間還設計了一條低於房屋正負零約半米多深的露天通道,對此我一直耿耿於懷。記得竣工的時候,我散步去漁婆菜場,抄近路走到此處,巧遇顧副市長騎輛自行車到此巡視,我調侃地笑著說:“此處通道怎麼搞成如此怪景?”顧副市長哈哈笑著回答我:“老陳,這叫小橋流水呀!”嘿嘿!何謂橋?依我所見,大凡“橋”者,一般是“凸”型,絕非“凹”形。“凹”形的通道,阻止車輛通行,也妨礙了人們的行走。

顧副市長是分管城市建設的領導,他簽發建設項目必然有他的理念和考量。由漁婆港上封港工程“小橋流水”,使我聯想到我市西環大轉盤和廟樹港橋之間的小公園,園中廟樹港河汊裡,倒是有真正的小橋流水。那是名副其實的小橋,很美的曲橋,乾旱時節,橋面緊貼水面。但確切地說,河水漲時,水即不在橋下流,而一直漫過那造型精美的小橋。故此九曲小橋,幾乎常年無人登臨,連帶這西環小公園也從來無人光顧休閒。

所以,我對顧副市長的“小橋流水”只能嗤之以鼻,畢竟顧副市長不是城市規劃的行家裡手,所以說了些外行話,也做了些不入門的事。

人們不說八圩港,只知道“新世界”,跟八圩港一樣,人們不說漁婆港,都喊“封港工程”。那麼,令人奇怪的是一條河怎麼會搖身一變,成為一條商業街或曰商業城?另一條河上一下子住上了幾百戶人家了呢?不僅“枕河而居”,更是懸空“搭橋”把房子建在了河上。

依我看,當年這些靖江的形象工程,這些當年靖江的靚麗名片,現在統統成了黑臭河道上的違章建築,這樣定性應該是正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十六條明確規定:城鎮建設和發展不得佔用河道灘地。《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範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築物、構築物。水泥樁子密密麻麻地打到了河裡,把河道蓋死了,這顯然不符合法律的規定,當年水利局知道否?經水利局審批否?那麼水利局審批的依據又是什麼呢?城建局知不知道國家是有這些法律的呢?

八圩港和漁婆港上造房子也許市政府為僑聯公司和長建公司免去了徵地費,沒有土地成本,開發商可以賺大錢。箇中的潛規則不得而知,我姑且不願細論。但這兩處建在河道上的龐然大物之積弊,諸如暗河成了沼氣池、河道堵塞妨礙洩洪、佔道經營不服城管,城市髒亂差三大問題日漸突出。

“新世界”已經拆除了,喜看八圩港新貌和車站路的整潔寬暢,靖江市民不禁山呼“萬歲”。那麼“封港工程”何時動遷,希望早日擺到政府議事日程。人們期待疏浚漁婆港河道,清淤去臭,綠化美化亮化漁婆港兩岸,為咱靖江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