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泰国普吉岛的日落

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Colorful flowers in a garden at Druid Hill Park,

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船在河上

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东风航天城:戈壁滩上的绿洲

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苏格兰爱丁堡风光

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横山小景

“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高峰论坛暨中西部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研讨会”在广西钦州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与钦州学院联合举办,钦州发展研究院承办。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领导、钦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与企业家、农村合作社代表、钦州发展研究院的专兼职研究员、钦州学院的师生代表等380余人参会。据介绍,研讨会共分为4个分论坛:“镇企对接专场”、“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专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专场”、“区域协调发展与镇域经济建设专场”。


第三分论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专场”现场。 彭仁斌 摄

研讨会提出并分析了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命题,有理论指导、案例参考和实践建议,对中西部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钦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设特色小镇和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政府、乡村、企业、合作社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是发挥智库服务地方发展方面的新探索。

钦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钦州发展研究院院长陈锦山介绍了钦州学院的办学特色及服务地方的成绩。他表示,此次研讨会的特点可概括为三点——“高”、“广”、“明”。“高”——高规格参会单位多,高级别专家多,高水平发言多;“广”——参会人员来源地广泛(全国各地),所在单位广泛(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党校、研究院所和村镇),人员身份广泛(政府部门领导、学术界专家学者、村镇代表与企业家),广开言路、百家争鸣、集思广益;“明”——以开明的态度欢迎各地各类人员参会和研讨,通过会议明确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路与对策,明晰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学校将坚持产教研结合,为服务国家和地方做出更大贡献。

钦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绍兰副主任指出,研讨会将为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交流平台,对推动钦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致开幕辞。 彭仁斌 摄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钦州市为南向通道重要陆海枢纽,希望更多专家学者结合钦州市的发展提出更多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研讨会上,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高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云中,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张可云, 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代表,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镇长陆崇彬5位代表从宏观调控与实施办法两个层面,分析与分享了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特色小镇的政策、现状、问题、对策、思路、经验和案例,涉及制度体制、资源资金、技术人力、产业产品、协作合作等。

陈耀副会长指出,这次研讨会具有“精”、“高”、“实”三个特点。“精”是指精心准备:承办方钦州发展研究院领导高度重视,3次亲自带队到北京并多次通过电话与邮件等形式与学会协商;精心策划会议方案,会务服务热情周到;“高”是指发言与研讨高屋建瓴,能从全局与前沿出发,有理论高度;“实”是指接地气,提出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可供实践的建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特色小镇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会议理论联系实际,直面问题商讨对策,政产学研多方参加,搭建了镇企对接平台,共同助力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会议有可供借鉴的论坛模式,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学术会议历史上精彩的篇章。



钦州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傅远佳(右三)向考察团介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特色扶贫小镇。 彭仁斌 摄

参会代表在钦州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傅远佳的率领下进行考察调研,走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坭兴陶小镇、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特色扶贫小镇、钦州保税港、滨海新城辣椒槌滨海康养小镇等并积极建言献策。调研内容包括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钦州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和新时代钦州乡村振兴战略等。(完)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