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只是谬误,工资帽及限薪令背后则是荒谬


3000万只是谬误,工资帽及限薪令背后则是荒谬



中国足坛从来不缺少大新闻。

北京时间11月5日,多家媒体披露中超工资帽很可能定在3000万人民币。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后经官方证实,3000万这一数字并不准确。

足协新闻办忙不迭辟谣。即便新闻本身存在谬误之处,也不能遮盖限薪令本身的荒谬。更为荒谬的是,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表示2020年中超俱乐部需要配备女足作为准入门槛。这是完全不顾市场逻辑的计划指令。

“恒大上港的天王山之战果然会是中超史上最强对决了。”看到工资帽的消息后,体奥动力董事长李义东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虽然工资帽的金额并不准确,他并不认为这会动摇自己的基本判断。

工资帽及限薪令极有可能让中超回到暗无天日的黑铁时代。

其实,中超设立工作帽以及出台限薪令,早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根据媒体的披露,在上半年举行的中超、中甲俱乐部财务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明确提出要对联赛一线队进行限薪。

中国足协为什么要出台工资帽进行限薪?

之前公布的中超中甲俱乐部财务数据表明,俱乐部成本费用结构不合理,球员工资占比过高,俱乐部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巨大。足协想要引导中超俱乐部健康发展。

不得不承认,足协的初衷无可指摘。但这就像父母总说的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一样,往往是为了彰显权利、达到目的所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何况,即便目的正义,也不能代表路径正义以及程序正义。

我从不惮以最大恶意来揣测足协的意志。我们姑且认为足协毫无私心,像每一位中国式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

但工资帽和限薪令并不能实现足协的恢弘志愿。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结果就是缘木求鱼, 不仅无法实现最初的愿景,反而葬送了当前的的大好局面。

诚然,如今中超球员薪水高得惊人,俱乐部财务报表并不健康。但哲学上有一种唯心主义理由,叫存在即合理。

在职业化环境中,球员们的工资居高不下是由市场决定的。可以说,投资人远比我们大多数人更加精明。他们虽然钱多,但并不傻。没有人将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却心甘情愿为球员们开出巨额支票,表明他们认为这个钱花得值。

不可否认,中国足坛球员薪水存在泡沫,国脚们、U23球员甚至外援脱离了中超这个土壤,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在经济学中,价格并不会时刻与价值趋于一致,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投资们究竟打什么算盘,他们心知肚明。如果投资足球没有政治收益的话,他们早就弃之如敝屣了。


3000万只是谬误,工资帽及限薪令背后则是荒谬



另一个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泡沫早晚有破灭的一天。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随着职业化的进程,投资人会趋于理性,球员的工资相应会回落。

足协硬生生推出工资帽和限薪令,完全不遵守市场规律,属于开市场化的倒车。这无助于引领球员工资趋于合理化。


3000万只是谬误,工资帽及限薪令背后则是荒谬



为了实现限薪的目的,足协颇有创举地要引进了NBA工资帽这个概念。但他们似乎并不知道工资帽的存在并不是为了限制球员的工资,只是为了避免球队之间严重失衡的局面出现。

NBA之所以采用工资帽制度,有其特殊性。首先,NBA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篮球联赛,一家独大,不担心球星的外流;其次,篮球是一个五人运动,一旦巨星扎堆,虽带来了高曝光率,但会影响比赛的精彩程度;再次,任何联赛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NBA工资帽能起到平衡作用,让小球队有机会留住球星。

即便NBA工资帽存在多年,日臻成熟,也未能避免勇士球星扎堆、詹姆斯远走洛杉矶的局面出现。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NBA工资帽只是一个杠杠,起到调节作用。

与NBA一样,足球联赛中财政不平衡的局面也是常态。欧洲足坛有财政公平原则。但工资帽并不适用于足球世界。世界足坛顶级联赛林立,球员又是逐利的,一旦有联赛采取工资帽,必然引发球星出走潮。

从运动类型上,足球也迥异于篮球,就算当年的皇马被誉为银河战舰,也没有到不可一世的地步。足球是十一个人的集体运动,一流球星的数量更多,即便财大气粗的曼城、大巴黎在欧洲足坛也无法睥睨群雄。

更重要的是,NBA工资帽并不会限制球员们的收入。最近几年,NBA联盟一直为球星收入松绑,姚明那个时代,麦迪在火箭拿顶薪不过2000万,如今拿2000万的吉米-巴特勒在联盟中排不进前40名。库里则拿着全联盟最高的3700万年薪。再往前追溯,除了神一般的乔丹拿过3000万年薪,同等级的马龙很长一段时间年薪只有500万。

当然,如果足协出台工资帽并不是为了限薪,而是为了平衡俱乐部之间的发展,这多少情有可原。不过,这个政策会沦为聋子的耳朵。如果不出现大幅降薪,必然以现在恒大、上港等豪门的球员支出为参照制定工资帽。这是小俱乐部无法企及的高峰,无法发挥调节的作用。

工资帽与限薪就像刀鞘与刀刃的关系。限薪才是刺向中超的利刃,闪着冷冷的光,令人胆寒。

一旦限薪令成真,顶级外援们就会做鸟兽状。奥斯卡口口声声来中国踢球是为了提升中国足球的水平。大家可别忘了,他的绰号是:“小金人”。“小金人”是影帝的代名词。

这个道理不需赘述。中超有如此盛世,就在于大批顶级球星、冠军主帅加盟。没有这些球星,球迷、赞助商都会逐渐流失,转播权价格也必然跳水。限薪令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将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中国足球重返万劫不复的深渊。

中国足球水平大幅下降,直到无人问津,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上面我所论述的是路径问题,而在程序上,我们也有充足的理由质疑其存在瑕疵。中国足协执委汪大昭就曾表示,U25集训队的出台没有中国足协程序上的讨论。现在工资帽以及限薪令呼之欲出,背后是不是存在行政指令以及长官意义呢?明眼人心中都有答案。

至少,2020年中超俱乐部需要配备女足作为准入门槛则完全是行政指令的体现。女足需要振兴,但也不能采用这种强行摊派的方式。

“这根本不符合让市场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精神。一方面要俱乐部增效,另一方面要强行摊派,把足协应该承担的责任变为职业俱乐部的义务。”李义东的肺腑之言,我深以为然。

作为行业从业者,李义东用“炸塘式捕捞”来描述足协种种举措对中超的戕害。“2018,我们正在目睹中超盛世的烟雨斜阳。”字面上来看,他的这句感慨很有诗意,可细细品来,我心头涌动的只有悲怆的况味。

都道秋重多萧索,一宵冷雨葬名花,这会是中超注定的命运吗?中国足球的未来还会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