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教师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据每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教师群体多半都存在心理问题,工作的高负荷,职业的高标准,社会的高期待……这些都使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日趋突出。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一切都无从谈起。

而工作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可以代替你上课,但是没有人会代替你生活。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给自己一点时间

不要做“24 小时教师”


据调查,中小学老师每周工作时间达到 52.5 小时,远超劳动法规定的 40 个小时/周。

其中,在校工作时间为 44 小时/周,而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加班为平均 8 个小时/周。

调查还显示,约 69% 的教师工作日晚上要加班 0.5~1.5 小时,73% 的教师周末加班 1个小时以上。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这样超负荷的工作时间已经使许多老师疲惫万分,但是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去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很多非教学事件。比如学生的日常生活,下班后的家长群……

有人形容教师的工作就像陀螺一样,外在的教育压力就如同那条使陀螺飞快转动的皮鞭

。很多老师看似无坚不摧,但心里早已伤痕累累。

一辆油快耗尽的车是走不了远路的,当你觉得自己快要筋疲力尽时,不妨先停下前进的脚步,试着好好地睡上一觉,让自己疲惫的心情暂时放松下来。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很多家长面对一个孩子常常都觉得心力交瘁,何况老师还要面对一群孩子,自身消耗要比自己的想象更多。所以老师,工作再忙也请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吧,好好地吃饭,好好地休息,不要做“24 小时教师”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书育人的外在形象使许多老师都对自身要求过高。在工作上,他们尽善尽美,一有错误,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怪圈中。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那教师必须是一个全才吗?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教师也是如此。所以真的不必固守“教师必须什么都懂”“教师就应该比学生懂得多”的观点。正所谓教学相长,最好的教学关系应该是老师和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你是教师,可你更是你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是认识真实自我的过程。你会看到你的优点和缺点,那些优点给你光芒,而那些缺点让你变得真实。

美国作家黛比·福特在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的一书中曾经提到:
当你最终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阴影,承认和接纳真实的自我时,所有的压力都会瞬间消失,你会感觉无比轻松。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学会理性思维

提高心理弹性


教师除了上课之外,每天还要面对不同的学生,甚至家长,身上背负着诸多的压力和冲突,有时碰上突发的师生或者家校矛盾,难掩真实情绪也是正常的。

但是情绪归情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切忌情绪化处理问题。一时的情绪化除了激化矛盾以外,不会对事情的发展起到任何有利作用。

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一颗冷静、理智的头脑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面对偶尔的指责和刁难,运用幽默化的处理方式有时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你可以有偶尔的“负能量”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难免会让人身心俱疲。如果这时只是默默地承受,那么时间久了,就如同拉力过强的弹簧一样,很容易崩溃。所以身为教师,必须要学会合理地宣泄。

试着和值得信赖的人说说话,给自己留一些“发牢骚”的机会,不要总是做一个倾听者,为他人进行开导,你也需要发泄自己的真情实感。乐于倾诉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当一个人的心事得以吐露时,他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整个人都充满活力。面对无法宣泄的巨大压力,有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也可以使自己得到释然。

但是如果实在不擅长向别人开口的话,也可以借助日记或者写信的形式,将自己的心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在书写的过程中,你的情绪也会缓和很多。

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也会有万里孤烟的悲寂,关键就在于你如何对待它。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没有好的心情,就没有好的工作。在当今社会,教师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且急需关注的话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致老师:告别陀螺式生活,其实你真的不必那么完美!

关心自己的工作成果,不如从关心自我做起。老师,请保重你自己,去快乐的享受生活,快乐的做自己。


声 明:

作 者:田 姣

图文校对:汤 梅、杨壹澜

审 核:贾丹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