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滴滴事件中價值觀的思考!西安滴滴司機們看過來

5月19日消息,滴滴再次發佈公告,經過一週的整改,滴滴恢復了順風車服務。並且增加了車主刷臉接單環節,車主每次接單都得刷臉,以此來確認車主的真實身份。

分析|滴滴事件中價值觀的思考!西安滴滴司機們看過來

搭建用戶安全保障體系共享數據,夜間一鍵報警,人臉識別等功能,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護乘客的人身安全。

改版後的滴滴,不管是司機還是乘客,都需要經過六項檢測才能使用順風車服務,包括註冊身份驗證、接單身份驗證、隱私保護再設置、夜間出行保護、安全百科學習、順風出行保障等項目。具體的操作措施有拍照上傳本人身份證正反面照片,通過人臉識別張嘴、向左向右搖頭、眨眼等動作進行實名驗證;乘客個性化標籤已經下架,取而代之的則是在滴滴系統提供的公共圖片中選擇設置外顯虛擬頭像;暫停在閱讀安全注意事項後進行在線測試並回答正確有關緊急求助、行程分享、遭遇人車不符等如何應對的五道題目,所有檢測項目完成大約需要3分鐘左右。

此外,還有三項瞭解項,需用戶在告知頁面閱讀停留超過10秒。告知事項包括車主及乘客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並與註冊認證身份進行比對,在繼續評估夜間順風車合乘雙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時,暫停接受當日22時至次日6時期間的訂單。


分析|滴滴事件中價值觀的思考!西安滴滴司機們看過來


平臺的價值觀


在5月份的時候,我們曾經探討過平臺價值觀的話題,保護用戶安全是基本的標準,在此事件中,滴滴及時改善處理,並承擔相應的責任,像社會傳遞了作為平臺的正向價值。

而另一方面,這起悲劇也讓人聯想到原罪一詞。

原罪:可理解為最深層次觸發動因,一位哲學家曾說過,每一個人在某一時刻,都有可能成為犯罪者。

我想,除了平臺,我們,也應該去傳遞一種積極以及正向的價值觀,任何的技術手段都無法解決人性的問題,一部分人,用科技造福人類,一部分人,用科技摧毀世界。

共同倡導與維護平臺安全與信任,同時,具備安全意識。

構建安全社會與城市。

可以幫助你瞭解最新網約車政策,介紹最適合你的車型,滴滴快車、滴滴專車司機端註冊、 手機號碼+駕駛人+車輛信息變更 滴滴專車礦泉水物料領取 網約車司機職業諮詢培訓指導服務。

分析|滴滴事件中價值觀的思考!西安滴滴司機們看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