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質精良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

我國近代機制銅元誕生於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民國成立後,銅元仍繼續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代銅元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幣大多有兩面叉的國旗圖案,故而這些錢幣被稱為雙旗幣。雙旗幣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其存世量較少,故而在當前的收藏市場上備受推崇。因稀少程度而出名。

銅質精良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


此湖南省造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直徑3.2cm,重9.7g。銅幣正面珠圈內鐫交叉五色旗與鐵血十八星旗,珠圈外上環書 “湖南省造”四字,下環書“當制錢二十文”六字。背面珠圈內圖案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上下邊緣環英文。由於雙旗幣產生於民國時期,民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銅幣在經歷了無窮的歲月之後,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品鑑價值。

銅質精良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


由於雙旗幣的特殊性,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成為了很多藏家的頭號藏品。就在2013年5月,一枚湖南省造民國雙旗幣曾以260萬元的天價在北京春季交易會上進行成交,同年11月,在北京秋季藏品的拍賣會上,四川造幣廠民國雙旗幣的成交價也達到了185萬元,接近200萬元。此雙旗幣二十文銅質精良,鑄工精湛,保存較好,值得收藏。

銅質精良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


銅質精良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