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正在縮小,爲2.5億年後超級大陸做準備,人類等得到嗎?

地殼由6大板塊構成,除了太平洋板塊基本為海洋外,其它5大板塊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每一個板塊都由厚厚一層岩石構成。地殼上這些板塊雖然看起來紋絲不動,但實際是它們正以每年約5至6釐米的速度移動。6大板塊移動的最終結果是:所有大陸又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超級大陸。

太平洋正在縮小,為2.5億年後超級大陸做準備,人類等得到嗎?


1912年,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他認為距今3至2.5億年前地球只存在唯一的一個大陸即盤古大陸,同時它也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超級大陸。因此,有科學家認為地球超級大陸的出現和消亡都呈週期性。正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超級大陸的出現也正是這個道理。科學家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後,發現超級大陸的出現週期約為5億至10億年,也就是說每隔5至10億年,地球就會出現一次超級大陸。

太平洋正在縮小,為2.5億年後超級大陸做準備,人類等得到嗎?


既然超級大陸的出現呈現週期性,那麼下一個超級大陸又會什麼時候出現呢?模擬軟件預測結果顯示,地球下一個超級大陸出現時間約為2.5億年後。既然人類距離上一次盤古大陸時間也為2.5億年,那麼人類現在剛好處在兩次超級大陸出現的中間點,也就是說人類正好處在地球6大板塊最分散的這段時期內。未來2.5億年時間內6大板塊會慢慢靠攏。如果2.5億年後,人類還在地球的話,不管你是那個國家,我們都在一塊超級大陸上。

太平洋正在縮小,為2.5億年後超級大陸做準備,人類等得到嗎?


科學家探測和研究數據顯示,大西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正在靠近,大西洋正在擴長,太平洋卻在相對縮小,雖然每年變化只有幾釐米,但是年復一年,數億年後移動的距離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地球最大太平洋會消失不見,大洋洲板塊分裂的地方會形成了新的海洋。由於6大板塊都在移動,所有海洋和陸地也會慢慢地改變自身的大小和形狀。

超級大陸的產生必然會形成多個俯衝帶,未來地震和火山噴發也變得異常頻繁,頻繁的火山噴發會讓地球大氣層出現大規模的缺氧狀態,危有陸地生物及定居在淺海的大型生物的生存,搞不好地球會迎來第6次物種大滅絕。

太平洋正在縮小,為2.5億年後超級大陸做準備,人類等得到嗎?


或許還沒等到2.5億年人類就已不復存在,或者永遠離開了地球,去了另外一個家園,或者被消亡。但地球不管有沒有人類,它會繼續承載著未來生命一步步地演變下去。直到50億後太陽燃料用完,地球才完成它繁衍生命的使命。或許現在人類文明將成為地球下一代智慧動物的考古依據,就像人類研究恐龍化石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