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華爲爲什麼不上市嗎?

中國商界曾經有一句順口溜,“永不上市三大家,華為順豐老乾媽”

。但是,2017年2月23日之後,隨著順豐在深交所敲鐘上市,這句順口溜也成為歷史。曾經堅稱不上市的三家大企業,順豐首先食言打臉。就在外界紛紛傳言華為也要上市的時候,任正非表示華為五六十年內都不會上市,任正非說華為不上市的話會不會像順豐一樣,只是暫時的謊言?還是華為真的堅決不上市?不上市又是因為什麼?

你知道華為為什麼不上市嗎?

華為不上市是謊言還是真話

早在2012年,時任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面對媒體採訪就對外表示,華為沒有上市的打算。而在之後的2014年和2016年任正非在公開採訪中明確表示華為不會上市,華為在未來五六十年都不會上市。由此看來,華為不上市是華為領導人的一致意見,並非任正非個人意見。多次採訪,加上明確的決心,可以看出不上市是真的。至少華為在將來很長的時間裡是不會上市的。

上市的利弊

上市的利

要想知道華為為什麼不上市,首先就要知道企業為什麼要選擇上市。

企業上市的主要原因在經濟學的教科書中明確指出以下3點

1 上市最主要的就是融資,上市能讓企業獲得大量資金,有利於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

2 上市有利於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可以達到廣告效應。

3 吸引和留住人才,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股票以及期權吸引留住人才,並且能激勵員工,節省人力成本。

當然,有利自然有弊。上市在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優勢的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弊端。

上市的弊

1 上市之後,公司會失去財務自由。

2 上市之後,公司作為公眾企業,財務就得變得透明。

3上市之後,股東就會以利益為重,企業創始人容易失去掌舵權

4 公司上市之後,部分持股的骨幹就會失去動力,變得渙散。

你知道華為為什麼不上市嗎?

華為不上市的原因

那麼對於華為來說,上市融資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為華為根本不差錢。任正非在華為2017年市場工作大會提到:華為要走170個國家的賬,170多種貨幣,1萬億美金的流通量,差錯率比銀行低100倍。再看看華為的16年的財務報表,華為的經營現金流將近500億(比淨利潤還多100多億)現金及短期投資高達1400多億(意味著隨時可調用的流動資金)而研發費用為764億。這麼龐大的數據表明,華為根本不需要為資金髮愁,它不缺錢,所以上市融資對華為來說根本沒必要。

你知道華為為什麼不上市嗎?

另外華為本身就是一個頂尖品牌,他完全不需要通過上市給他帶來品牌效應和知名度的提升。在這就是華為的薪酬和福利是出了名的好,他的優秀員工都可以持股,這種激勵機制為華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華為的這一激勵機制也導致了華為的股權極其分散,華為擁有一萬多名股東,而任正非雖然是華為掌門人,但是他也僅僅佔有華為百分之一點多的股份。公司上市要求股東在200名以內,所以華為這麼分散的股權很難上市,再加上上市並不能給華為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反而會給華為帶來傷害。

華為一旦上市,雖然華為的市值以及華為眾多股東的身價會暴漲,任正非也能登上首富的寶座,但是上市之後華為就失去了財務自由,並且股東會因此以股價利益為驅動,迫使華為橫向發展,任正非就會失去華為的控制權,華為也因此無法朝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鬥,無法專注“無人區”這一領域。這是其一。

你知道華為為什麼不上市嗎?

其二就是華為上市可以創造很多千萬富翁的員工,但是一旦上市,這些持股員工就會產生惰性,失去動力,就不能為華為的目標奮鬥,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短時間內華為上市可以帶來市值的上升,但是長遠來看,華為會越來越偏離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最後整垮自己。

綜上,華為作為一個以價值觀驅動的企業,掌門人任正非一直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動公司發展”。而上市後發生的事情會危及到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動搖了華為的內部穩定,利害相權之下,不選擇上市,是華為也是任正非的明確之舉。

所以在眾多企業,眾多創業者紛紛以上市為目標,紛紛要求上市的今天,創業者、企業家是不是應該先權衡利弊,相較之下,再決定上不上市。上市不是成功的標準,反而上市容易拖垮一家企業,樂視正在驗證這一點。華為不上市值得我們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