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超级工程,让沙漠腾飞

一直以来,土地荒漠化都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西北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导致我国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彻底解决西北国土的水资源问题,才能有力保障我国的发展空间。

如今,这个状况将迎来重大转机!

六位院士、十二位资深教授以及多位年轻博士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攻关,深入研究西部调水的问题,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现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西部调水线路——“红旗河”。这是一条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调水环线,将一举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

几年前,它还被人称为谣言。甚至在2015年7月,水利部公开声称:从未就“藏水入疆”做过任何规划工作。如今,被命名为“红旗河”的西部调水课题已经结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讨会。官媒也开始深入报道红旗河工程,西北地区即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改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红旗河”西部调水具体方案:

中国这个超级工程,让沙漠腾飞

“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水位2558米),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后进入怒江(水位2380米);然后,于三江并流处穿越横断山脉: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后经隧洞进入澜沧江(水位2230米),借用澜沧江河道43公里后经隧洞进入金沙江(水位2220米);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里后,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绕过沙鲁里山到达雅砻江(水位2119米),绕过大雪山到达大渡河(水位2022米),绕过邛崃山到达岷江(水位1945米),绕过岷山到达白龙江(水位1880米)、渭河(水位1808米);从刘家峡水库经过黄河(水位1735米),以明渠为主绕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沿祁连山东侧平原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到达玉门(水位1550米),接着沿阿尔金山、昆仑山的山前平原,穿过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到达和田、喀什(水位1300米)。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万分之2.10。

从以上方案可以看出,“红旗河”取水水位较低,因此水量充足。预计年总调水量可达600亿立方米,仅占主要河流取水点总量的21%。由于全线保持高水位运行,可以自流覆盖绝大部分干旱区域。这些地区地势平缓、光照充足,可根据需要设置大量支线,工程实施后,将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形成约1万公里长、20公里宽的绿洲带。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并产生累积效应,可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惠及更多地区,方案还设计了三条主要支线:通向延安方向的“红延河”,通向内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风河”。

中国这个超级工程,让沙漠腾飞

红延河。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境内开始(水位1791米),向东北穿过六盘山到达固原(水位1710米),接着向北延伸至同心县境内(水位1645米),再沿白于山北坡至榆林市定边县境内(水位1500米),最后经多条短隧洞进入延河(水位1440米),总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万分之7.2。由于全程保持高水位运行,可自流惠及六盘山、白于山以北,黄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区域,弥补了由于黄河水位过低导致的宁夏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和陕西北部干旱问题。

漠北河。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内开始(水位1620米),经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阴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继续延伸至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水位1200米),以浅埋深隧洞(长度小于30公里)进入滦河、潮河,最终进入北京密云水库,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运行,坡降大于万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线北侧的所有地区。

春风河。从玉门市境内开始(水位1550米),绕北山西侧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于万分之2.7。保持高水位运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求继续向北疆延伸。从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达160米,坡降万分之61.5,适合开发水电控制流速。

一面红旗指引方向,一条大河通向辉煌

红旗河贯通后,借助这一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包括发电、灌溉、旅游、防洪与航运、国土利用等综合效益等,可以从根本扭转西北部缺水局面,一举解决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就业稳定问题等。

沙漠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表示,这项工程结束后,目前人烟稀少的西北地区最少可生活2亿人!以荒漠为主的西北部将由此改变,一定会成为祖国最美的大花园。

一腔热忱治理荒漠,一条绿龙贯穿西北

国家正在行动,企业也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进来。中沙基业科贸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立志从事荒漠化生态治理与开发、沙漠种植技术应用和再生资源开发、荒漠治理与研发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治理荒漠任重道远,一根独木难以支撑。中沙基业整合国内外诸多核心战略伙伴支撑形成产业矩阵,共同推动“沙之源荒漠治理生态大农业”项目。该项目充分运用现代思维构建商业模式,打造“生态农业+分享经济+大众公益”的产融结合新典范。自2018年起,在西部戈壁沙漠地区选择以酸枣树、梭梭树为代表的最优质防风固沙植被,分阶段有计划种植,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向沙漠要收益,五年内实现荒漠种植一百万亩!而“红旗河”工程的实施更是让这一计划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红旗河”工程是着眼于大生态、大格局、大战略的西部调水方案,是一举多得、造福中华民族的千年工程。在此等时代机遇下,随着更多如中沙基业般满腔热忱的企业加入到我国荒漠化治理事业,在西北部地区种下更多绿植,最终与红旗河所形成的绿洲带汇聚成一条绿色长龙,共同抵御荒漠化的侵袭!众擎易举,必将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