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十一小长假无声无息的就这么悄然结束了,你们还好吗?

这几天,茜茜没有出去数人头,在小区里和小区的爷爷奶奶唠了七天的嗑。

顺便欣赏了一下各式各样的婚礼现场。

七天,经我粗略计算,小区里结婚的没七家,也有八家。

恭喜你们走进“婚姻的坟墓”,不,婚姻的幸福殿堂。

唠嗑的一个阿姨说,就这几天,她都随了6家的份子钱了,基本一个月的工资没有了。(心在滴血)

茜茜认识的一个小哥哥好像更凄惨,七天参加了五场婚礼......

我懂了,原来国家十一国庆放假七天原来别有他意,为了让朋友团聚。

真庆幸还好自己没啥朋友,人生二十多年,一份份子钱也没有出过。

(说出来显得我是不是有点可怜,没朋友的人)

不过茜茜有个伟大的想法,等茜茜结婚的时候一定一个一个通知你们来参加我的婚礼,你们来吗?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份子钱的翻译:人人有份


随份子这个事,只有进行时和将来时,(暂时)没有完成时

参加婚礼“被”随份子钱,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习惯。

无论是真朋友还是假朋友,只要碰到结婚,生孩子,都会亲切的通知你——她/他至亲至爱的朋友,来参加仪式吧。

遇到近距离的还好,如果要是稍微远那么一点点,还要自垫来回车费,身带份子钱。

所以这就是有了传说中“高价饭”的原因吧,千里迢迢,重金吃饭。

这不,刚到了十月,大家好像就开始扎堆结婚了,份子钱更是要扎堆扎堆的随。

茜茜的一个朋友说,他最过分的时候一个月随了7800元的份子钱,包括朋友的妈妈过生日。

毕竟随份子这个事,只有进行时和将来时,(暂时)没有完成时。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新时代的随礼套路


随礼是门学问。电子支付,电子请柬了解一下

你有收到电子请柬,可以直接电子支付的邀请吗?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你想要用没时间,工作忙赶不回去参加婚礼,或者装作不知道来躲避一份份子钱的希望也烟消云散了。

前几天我就在朋友圈见过一个婚礼请柬H5,开始看着真的挺暖心的,各种新人的婚纱照,看起来甜甜的。

但是翻到最后一页就会发现,姓名栏和随礼金额栏。

你想看看就出去吗?别忘了,很多软件都是可以看到历史来访记录的,不送怎么好意思。

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看到十年或者更久没联系的同学突然想要添加您为好友,就开始心惊胆颤。

生怕通过了以后不是借钱就是:老同学我这个月结婚,你要来参加吗?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万恶的随礼制度到底源自于哪里


源于古代,随礼只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其实在古代并没有流行送份子钱的习俗,最初的份子钱只是邻里之前的互帮互助。

人们只是习惯送新东西给新人来代表祝福和慰问,慢慢就演变成了现在的随礼制度。

老舍先生的小说《正红旗下》就描述过家里为了凑份子钱发愁作难的情景。

清末明初送份子钱成为上流社会举办喜事必不可少的项目。

尤其是那个时候的满族八旗,为了体现身份更是讲究送份子钱的礼节。

不过解放初期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礼节被掩盖了。

上世界五六十年代结婚都特别简单,“文革”时期亲朋好友也只是送送暖壶,脸盆等生活用品来表示一下祝福。

后来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开始慢慢过的富裕了起来,手上慢慢开始有了闲钱,商品经济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直接送钱,随份子钱就逐渐成为了祝福新人的方式。

从10块20,到50,再到后来的100,200,直至今天的500元。

都是“体面”惹的错,份子钱都快出不起了。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明·贴心·太祖在全国发布的《教民榜文》,最初的份子钱≈村民结婚众筹

可以相互抵掉吗?

十月撒完钱,钱包瘪半年

茜茜发现,其实不少人,对于给份子钱这件事真的很头疼。

但是既然是你给我,我还你的事情,那可以相互抵掉吗,走这个脸面功夫何必呢?

因为人都是群体动物,无社交,无朋友难以在当下这个社会生存,而份子钱在本质上彰显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重要联络。

人们出份子其实也是为了表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社交的人,为了维持住自己与朋友之间的那一丝关系。

因为没有给份子钱,朋友之间相互决裂这种事情在当下社会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而且现在的份子钱,是一种不确定性极强的礼尚往来。

普通同学,公司同事之间的基本都是有去无回的。

今年我给你了500元,明年说不定对方就离职逃离了这里,别说份子钱,人你都不一定去哪里了。

其次,结婚基本都集中在毕业后的两三年,这时候昂贵的份子钱和低廉的工资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份子钱显得格外不受人待见,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结婚,心痛。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柠檬:几乎每天都上礼,一天两家办事的都有,一个星期过去,2000元都上礼了。

@桐桐:现在这社会,根据对方关系,很普通很普通的最少200,闺蜜朋友吧500,亲人1000往上吧,还好自己圈子小。

@妍:我极端,没啥说的,就想跟我的朋友说,有话好好说,咱别动不动就结婚,怪吓人的,天冷了,想买两条秋裤穿穿,再或者,你非要结婚的话,请提前跟我绝交。

@啦啦啦:立个誓言吧,如果自己30岁还没结婚的话,就办个30大寿,把随出去的份子钱都收回来。

@大甜甜:你们能不能等我一夜暴富或者天降馅饼了再结婚,或者考虑一下份子钱抵用卷,把通货膨胀汇率转换都算进去那种。


@深沉:没啥说的,就一句话,还好我人缘差,活的孤单凄惨,没朋友我骄傲。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总而言之,就算你的内心对于随份子钱这个事情再抵触,也无动于衷。

除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提前和那些要结婚的人---绝交,结完婚以后再说。

再或者活的冷漠一些,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全然不来往,做一个傲娇的独行侠。

但是其实说的简单,做着难,现在的社会想不去为了所谓的友情,不用这所谓的“份子钱”来维护,你就会成为别人嘴里最不堪的那一个。


换一种说法,也没人会因为你给的份子钱多就和你掏心掏肺。


算了,在这个艰难的十月,还是吃土去吧。

随份子钱竟成了荥阳上街当代青年的月度主要开销

你的十月出份子钱了吗?


你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出了多少份子钱?


这个月你还有几场份子要随?


留言区告诉我吧,听听你的“随份子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