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畢盟:從GPA 79.92轉專業,到Columbia MPA,我的2018申請總結

基本條件

本科:中南大學 地質工程專業

託福100;Gre 157+162+3.0;GPA 79.92(3.02)

科研:沒有

OFFER : Columbia MPA,UMich MPP,華大西雅圖 MPA,UCSD MPP;Pepperdine University MS in Applied Finance

前言

還記得在拿到GGU給我的選校時候我對曉奇和倩倩說的“竟然給我定哥大,這真的不是浪費申請費麼……”幾個月後,我收到了哥大的OFFER,世事螺旋著讓我反顧到當初這一聲質疑,這是對我努力最大的認可和GGU的專業的證明。

一、硬件

我本科是不亮眼的學校的工科專業,畢業之後也順理成章的進入了地質局幹著一份普通的工作。頻繁地接受到來自家人的敦促,優秀朋友的激勵,和一份所謂“穩定工作”的不甘心,讓我在工作三年後正式決定繼續折騰,留學吧!我的硬件條件可以看出來很差,在學校裡就不算優秀的那一撥,工作後上升也很有限。除了英語底子較好,我的申請幾乎是一開始就進入了死衚衕。一切的轉折都從選擇GGU開始。

二、申請之路

我準備時間全程歷時6個月,從2017年7月開始決定認真準備託福,8月決定選擇GGU,10月脫離工作全職複習,12月底考完3次託福、2次GRE。像我這種工作黨,主要面臨的壓力有兩個:第一,是時間緊張。因為大多人的狀況不允許他們脫產準備出國,這樣每天的學習就是要與工作搶時間了。第二是脫離校園,孤軍奮戰。在學校裡的時候,身邊同學面臨各種各樣的任務,找工作、考研、出國、論文……最好的情況,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勵一起奮鬥;就算找不到同志,看著身邊人都各有各煩惱,也能給自己點動力。

這時候,我覺得選擇GGU就是我申請之路上一個重要節點。選擇之前,我是迷茫緊張的。我比較了很多家中介,有朋友選擇的,也有身邊老師推薦的,我每一家都聊了聊。記得那個時候是跟武漢GGU的晶晶聊,聊完之後我基本就對GGU的牌子的敬業精神放心了。因為她給了我很切身處地的考慮和建議,而且言談之間我能感到她對留學狀況的瞭解,而不是像某些中介的所謂諮詢師一樣,就是個推銷,首先一上來說我條件差,然後給我定差校,再讓我花幾十萬買名校所謂內部名額。確定了GGU之後,負責我的團隊是曉奇、倩倩,黃老師負責文書。可以說我沒有遇見網上對於中介的控訴書裡說到的不專業、不負責,GGU就像站在我面前的盔甲幫我擋住了所有的繁瑣複雜,所以我能夠在本就不充足的時間裡專心地複習兩個考試。

在申請後期,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面試。一是口語水平還是不夠,這個一定要長期準備,達到跟面試官無障礙溝通的層次的話會加分很多。不過精神面貌也很重要,做到自信微笑就很可以了。二是我本科也不是相關社科學,所以我並不能對一些專業問題做出很專業的回答,這個一定要提前準備。GGU會給面試題庫,但是也有可能出現沒有遇到的問題,比如哥大就問了我一個怎麼看移民政策的問題。遇到不會答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淡定,可以流露出思考的表情,但是不要一慌張就機關槍一樣地天馬行空地說……

三、體會心得

1. 託福/GRE

底子差的同學可以從大一就開始背單詞,大三儘量考到滿意的分數。因為申請季你們還要預留時間給其他雜事,而託福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硬件。我後期由於學習質量很差,託福最終卡在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底線分,要去讀一個月的語言班,這是我比較懊惱的。

2. 關於換專業

換專業的同學可以看看。由於我是跨專業,而且一下子從工科跨到偏文科,我並沒有相關的實習和專業課,怎麼辦呢?這時候就要從自己的經歷挖掘儘可能多的相關亮點了。拿我舉例,我申的是Public Administration,我在地質局工作過三年,那我就會從我的工作經歷中提取一些(我看來會加分的)亮點。比如我每年要寫工作總結,裡面涉及到對數據的整理、分析,對行業(Public Policy)的現狀進行調查,然後給出suggestion,我就把這個寫了進來。除了工作經歷,建議想跨專業的同學找相關實習,選相關課程,這都是切實有效的加分項。

3. Be confident

永遠不要失去自信,因為申請並不是一個define your value的東西,申請是一個持久戰,不要覺得自己GPA低,託福低,或者努力暫時看不到回報,就是比別人差,失去了自己的光芒。在PS裡或者面試裡,都要流露出對專業充分的瞭解和對自己的自信,要相信自己是特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