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学中文,不是申请的短板——2017 Fall申请总结Off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Graduate Journalism Program(Sports Media Specialization)-最终去向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S in Communication Custom Leadership Program

Boston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 in Journalism

Boston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MA in Media and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MA in Communication, Culture & Technolog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MA in Sports Journalism

前言

每个决定申请的同学都有自己心里一个特别敏感的软肋,比如GPA,比如科研,比如实习,而我呢,虽然以上的都有,但是最大的不自信,来自于我本科的专业:中文。

碰到的很多人听说我要出国,都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出国学中文?你没事吧?并且,和一些理工科大院比起来,我们系每年的出国比例,可以用小得可怜来形容了。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开启了我的申请之路。首先要明确的是,我的本科专业是中国文学,申请方向是新闻和传播。

中文系不是短板

客观地说,学中文确实不是申请中的加分项,很多人会有中文系学生英语都很烂的stereotype,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学中文基本意味着出国后十有八九要转专业。这就是难上加难。

在申请初期我也一度因为这件事犹豫过,不自信过。但是冷静下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我的本科专业不是我申请美校的短板。

总结一下,我大概做了两件事。

第一,重新解读本科专业,挖掘其中与申请方向紧密相关的部分。具体来说,就是强化了“中国文学”中的“文学”,而弱化了“中文”作为一种在美国并不通用,也并不是主要授课语言的身份。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文学是没有边界的,无论是用汉语言写成的文学还是用英语写成的文学都会涉及到许多共通的命题和交叉学科。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学与新闻传播的边界是模糊的,一些诸如communication和media这样的概念在两个专业中都会涉及到,这也就意味着,我将中国文学和我要申请的方向构建起了联系。

第二,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申新闻很看重语言这关,偏偏我的G和T分数都不够出色(G154+168+3.5,T108),这个时候我就想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证明我将英语运用到学术、职业等领域的能力是很出色的。于是,我连续两个学期选了我系唯一一位美国教授的课,英语授课,每周写英语报告,还要做口头报告,后来又跟着他做了学年论文,纯英语写作。一方面是狠狠地练了一回英语学术写作,另一方面我有意选了一个和跨文化传播有关的题目,这篇论文日后成为了我重要的writing sample之一。另外我的一些实习,比如在普利策危机报道中心和高诚公关也都涉及了翻译和直接用英语撰写新闻稿这样的工作,这些经历在简历里是有分量的。

Passions don’t lie

其实我的各方面成绩在众多申请者当中都不算突出,但是我很清楚的一点是,我真的热爱我所申请的方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一个女孩子,无论如何也要学体育新闻。

但是,我感觉正是这种无法阻挡的热爱,成了我申请过程中最大的优势。

15年出于兴趣,我给系排球队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一开始只是想把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好玩的事情记录下来,后来,因为确实感受到大家对于排球的不了解,我开始抓住各种机会普及排球运动,这一普及不要紧,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这个工作。这个平台真正火起来差不多是在16年女排姑娘们圆梦里约的那个夏天,我评论了每一场比赛、比赛中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和一些和排球相关的话题。那种早上四点爬起来看中美之战,边看边写稿,白天还要去实习的感觉很累,但也很值得,因为我觉得做体育新闻和搞体育运动于我而言,都是难以割舍的热爱。

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东西,你的眼神会暴露你的情感。申请亦是如此。我曾经陷入长时间的PS荒,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后来我放弃了时间顺序,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我发现只要写到推广体育运动,只要写到我的公众号,我的笔就停不下来。这些内容我只需要平白地叙述出来,甚至不需要“编”什么细节,因为它们都是我真实感受到和经历过的,自带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面试。当你和面试官隔着一个屏幕四目相对的时候,我想阅人无数的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判断出你是否真的对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抱有热情。我被录取的NU Journalism的面试官问了我很多关于平时打排球和报道排球的细节,虽然已经是凌晨两点,但是我瞬间“星星眼”的反应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源自内心的热情,有时候会比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更能打动学校。毕竟,学霸那么多,真爱粉反而更能impress他们。

最后的话

漫长的申请季里,我最终收获了Northwestern sports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Boston sports journalism & PR, George Washington Media and Strategic Communication,Georgetown Communication, Culture & Technology,以及Arizona State sports journalism 7个offer,并最终决定选择我的dream school西北大学,以及我的dream major体育新闻。我想这已经是一年前的我能预想到的最好的结局。

在整个过程中,特别感谢世毕盟,GGU对我的帮助和辅导。刚刚和GGU签约的时候,我连美国有哪些学校开设了新闻系都不清楚,而这个夏天,我已经要踏上飞往美帝的班机了。P老师,晓奇姐,mentor,帮我修改过文书的GNET(GGU Native Expert Team)团队Liz,Catherine, Lodewijk, Reade, Savvy, Jessica, Isa, Chelsie, 除了给过我太多专业的意见以外,你们的陪伴更让我坚定了梦想终会照进现实的坚定信念。申请路上有GGU,不会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