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从ZJU物理到MIT机械——申请是一场需要和自己比试的长跑

基本背景

学校专业:浙江大学物理系

GPA:3.95/4.00, top 1%

托福: 103 (S23)

GRE: 157+170+3.5

科研经历: MIT暑研+毕设10个月;校内科研一段;参与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段

录取:MIT 机械工程

一、写在前面

申请和出国是一场需要坚持的长跑比赛,而这一场比赛的对手就是自己。从做出出国的决定,从众多可选的申请方向中挑出一个或几个自己想要的,到在紧凑的大学时光里尽力提升自己的背景,抽时间学语言刷科研和做实习,再到申请季时上课、改文书、套磁等的多线作战,最后在身边许多同学早就有去向的几个月后收到申请的结果、在offer间作出抉择,这中间的每一步都需要勇气和毅力去决定和完成,也有不少人想过或最后选择了放弃。

但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会在终点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拿到录取时的激动与惊喜,在异国他乡成长时丰富的体验,以及这一段在最好的年华奋斗的回忆。所以若你喜欢这些未知与挑战,以及它们能为你带来的不同,便无需担心这个过程的艰难,因为最终它会为你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二、海外经历与套磁

由于我在做这几段科研时所做的都是周期较长、不容易出paper的课题(而提交申请材料时我也确实没有paper),且我的申请属于转方向申请,我能够在最后拿到梦校MIT的录取更多的是靠着在MIT的那段长达10个月的从大三暑期一直到大四拿到录取的科研交流经历。而我在MIT交流期间也见到了不少(据那边的学长说是一年比一年多的)从国内学校来这边交流的同学,他们最终都拿到了不错的录取,这也从另一面印证了海外交流的经历对申请的重要性。

获得交流的机会的途径一般有三种:校设项目,教授、机构或师兄师姐内推,将申请人推荐给自己熟悉的学校、实验室,以及自己发邮件联系教授(套磁),而任何一种方式都要求申请人尽早做好准备。比如说申请人希望能申请校设项目,那他一般需要在项目开始前两到三个月就向学校递交申请,而这一申请往往又有语言成绩和GPA上的硬性要求,于是这又使申请人在语言和成绩上有更早、更充分得有的准备。而内推虽然在时间上不存在这样严格的限制,且过程更加简单、稳妥,却对申请人在其他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为没有人会冒险推荐一个自己不熟悉或认为不够优秀的学生。

套磁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大海捞针”的过程,因为在众多学校的网页上寻找套磁对象、筛选自己感兴趣的教授的过程十分漫长,而套磁的回复率一般都很低,且需要申请人精心准备自己的简历、邮件内容和在收到回复后可能会有的面试。以我个人的经历而言,虽然身边的同学们去套磁收到的积极回复普遍很少,但只要耐心地去寻找新的套磁对象、不断发出新的邮件,最后都能够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交流的position。

三、如何在交流中表现自己

以上所说的仅是交流过程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应该如何表现自己,在学到更多东西、提升背景的同时得到教授的认可并拿到好的推荐信。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如何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便是“主动”。一些同学会因为担心各种语言和文化的原因而觉得不好意思去主动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这种担心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以我所在的实验室为例,教授一般不会对一个访问的学生有过高的要求,也很少会给这个来访问的学生布置硬性的任务,更多的情况下是让学生去做“跟着某个博士或博后学”这样的事情。这个时候便要多找教授和那个博士或博后交流,争取在学习他们的经验和课题的同时尽快上手,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在这个基础上便可以尽量多地承担任务,有更多的机会做出自己的成果,悟出自己的理解。同时,在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想法的场合,如与教授单独的meeting,或者是组会上,要在充分准备后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的展示有干货,那么自己积极的展示和表达能够更好地让教授和同组的人感受到你的优秀,为你将来的申请和推荐信加分;如果自己的展示不那么好,这也将成为别人和你交流、帮你提出建议的平台,让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

交流经历的另一好处便是能够近距离接触与日后申请息息相关的人,让我们更充分地了解与申请有关的信息,并运用它们助力自己的申请。你可以比较轻松地得知自己所在学校今年的funding情况,以及哪个教授需要招与你有相似背景的学生,同时也能有机会直接面对面地与教授交流、套教授。此外,身边的native speaker也能够为你在语言方面提出意见,帮助你写出更好的文书。

四、申请时心态的调整

准备申请的过程往往都是不轻松的,压力大到让自己不知所措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会经常出现。这个时候可以多和身边同样在申请的同学多聊一聊,在申请的过程中有几个能互相扶一把的伙伴会让自己放松不少,也不至于让自己因为闭门造车而走弯路。另外,找经历过申请季的学长学姐(甚至学校里一些年轻的老师、教授)交流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毕竟他们曾经也熬过这么一段日子,更能够感同身受。

五、我与GGU

回忆这个申请季,GGU为我提供了超乎预期的帮助。来自斯坦福的mentor大神在我套磁时凭着他对所在的研究领域的深刻了解为我提供了一个推荐套磁的教授名单,我最后套到的MIT教授便来自于这个名单,这让我在之后的申请季走得顺利了许多。

而在申请季前准备二战GRE和申请季中准备文书的时候,我因为同时还在实验室里承担了许多实验任务而时不时有拖延背单词和写SOP、CV的进度的想法。这个时候是培训师督促我及时完成了这些任务,还因为时差在周末大早上的带mentor和我反复改文书,让我最后能够从容地而不是手忙脚乱地递交申请,帮助我在这场长跑中最终战胜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