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正文共:4005 字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去世,享年94岁。

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于1940年代后期移居香港,其后以笔名“金庸”著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更屡被翻拍电影。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誉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大侠一路走好!感恩他为我们留下一个江湖!

01

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一半中国文学

他的小说销量保守估计是3亿册,仅次于《圣经》和《毛选》,盗版书更是不计其数。

邓小平、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蒋经国、莫言、钱学森、季羡林、贾平凹、三毛……都是「金庸迷」。

金庸还是中国影视界最强IP。

仅《神雕侠侣》的影视作品就有十四个版本。

也因此,哪怕从没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对他的武侠世界一清二楚。

他所阐述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更是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

作品经典语录

1.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金庸《书剑恩仇录》

2. 如果你想不为爱情烦恼,唯一的方式就是让你们的爱情没有任何第三人涉足。

——金庸《神雕侠侣》

3. 终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金庸《天龙八部》

4.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金庸《神雕侠侣》

5. 很多时候,爱你的人并不是你真正爱的人。但是当很多人认为你们相爱时,你连否认都不能。

——金庸《神雕侠侣》

6.相思无用,惟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

——金庸《神雕侠侣》

7. 一座山,隔不了两两相思,一天涯,断不了两两无言,且听风吟,吟不完我一生思念。

——金庸《神雕侠侣》

8. 不要过于迷恋任何人。也许你只是他前途的一个砝码。

——金庸《书剑恩仇录》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9. 世间多少痴儿女,情到深处无怨尤。

——金庸《神雕侠侣》

10. 靖哥哥,我死后你要答应我三件事:一,我允许你为我难过一阵子,但不允许你永远为我难过。 二,我允许你再找一个妻子,但她必须是华筝,因为她真心爱你。 三,我允许你来拜祭我,但不能带着华筝来,因为我毕竟还是很小气。

——金庸《射雕英雄传》

11.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有一个阿朱。

——金庸《天龙八部》

12.就算再过一百年一千年,我们俩都变成灰了,我们的灰也要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金庸《神雕侠侣》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13.就算你们斩我一千刀一万刀,我也要她做我的妻子!

——金庸《神雕侠侣》

14.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笑傲江湖》

15.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倚天屠龙记》

16.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神雕侠侣》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17.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一个人千辛万苦的去寻求一件物事,等得到了手,也不过如此,而本来拿在手中的物事,却反而抛掉了。

——《笑傲江湖》

18. 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神雕侠侣》

19. 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

——《射雕英雄传》

20.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倚天屠龙记》

21. 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鹿鼎记》

22.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金庸《神雕侠侣》

23. 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金庸《侠客行》

24.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

——金庸《神雕侠侣》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25.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毛驴一步一步滴滴答答,我带着的倚天喑哑。 

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嵋的雾,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烟花。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我走过山的时候也听不到回答; 

我骑的毛驴步步滴滴答答,悠悠飘向远处可从不想要回家。

——金庸《神雕侠侣》

02

出身书香世家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

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而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蒋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在书香环境的熏陶下,金庸度过了安逸的童年时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没有在战乱的颠簸流离中颓丧。

15岁的时候,金庸和两位同学一起合作,编了一本《献给投考初中者》,根据招考的题目,做些模范答案给学生看,大概相当于今天《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这类的参考书。这个书做得很成功,让他们赚了很多的钱。

有人说,金庸是最会赚钱的文人侠客,这一点,金庸在中学时候就已颇显锋芒。而看起来温和宽厚的金庸,年少时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

在上学时,因不满学校的某些行为,他写文讽刺过训导主任,也在大学时与训导长争辩过,结果便是遭遇了两次被学校开除的命运。最惨的是第二次被开除后,因为没有钱,他衣食都没了着落。金庸向一位蒋姓表哥求助,才解决了生计问题。

求学期间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想成为一个外交官。但因历史原因,他还是跟外交官的梦想擦肩而过。后来,金庸在另一所学校念起了国际法,而这段法学知识背景以及他后来的经历与声望,为他谋得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1985年他被聘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03

在藏书堆里长大

金庸小时候,家里住在海宁县的袁花镇上,没有学区房,但是有三间书房。

那里面有很多线装书。据他弟弟回忆,这里面有《荒江女侠》《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明史》《水浒》……这些书,小金庸早早地就看完了。

不止是旧书,金庸家里还到处是新文艺作品。

他的父亲和哥哥有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世界各地的旅行记,天南地北,无所不包。还有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报》。这些都成了小金庸的读物。

金庸的父亲给他送礼物,动不动就送书。10岁那年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了小金庸一本狄更斯的《圣诞颂歌》。

这本书对金庸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他说这是“一个伟大温暖的心灵所写的一本伟大的书”。很多年后,每到圣诞节,金庸都还要翻出这本书来,读上几段,怀念父亲。

那么金庸小时候的玩具又是什么呢?

有一个故事: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光绪丙戌年的进士,做过丹阳知县,后来不当官了,回家编书。

他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规模很大,有好几百卷之多,但是雕版还没完工就去世了,书也没印出来。这些雕版放了两间屋子,后来都成了小金庸的玩具。

金庸家里的男性长辈喜欢读书,女性长辈也一样。

他的母亲徐禄,也就是徐志摩的姑姑,后来《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的母亲徐潮生的原型。她读过私塾,喜欢诗文,平时手不释卷。徐禄的书法也好,会写一笔漂亮的小楷。

金庸回忆说,小时候母亲和姊妹、姑嫂们喜欢读《红楼梦》,大家经常比赛背诵《红楼梦》的回目词,赢了的就得一粒糖。

04

“报人”是不可磨灭的标签

作为武侠小说大家,这个身份或许是他享誉最盛的。而另一个在金庸一生中不可磨灭的标签,便是报人,一个杰出的报人。

1947年,他进入上海《大公报》,从三千名投考者脱颖而出。第二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岁。当时的香港与上海相比,并不发达,但金庸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便是看不惯《大公报》所报道的“虚假事实”。他说:

“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的社评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侠小说,几乎也是以日更的节奏推进,数十年间无间断。

在这般工作状态下,还有个颇有趣的故事。当年《天龙八部》在《明报》连载时,金庸曾数次离港外游。小说连载不能断,他便请好友倪匡代笔。在小说第89回中,阿紫的双眼被丁春秋戳瞎,这个情节其实是倪匡写的。后来,金庸则以换眼治疗手段让阿紫复明了。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电视剧《天龙八部》剧照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奠定此生基业,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开办之初,只有六千份的发行量。在困难的时候,所有职员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说,“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来。”

05

从此江湖路远,不能再见

对不起,人们不得不告别啊。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时代,我们都不擅长告别却不得不告别。

古龙去世的时候,乔其为他写: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金庸去世,怕是没有人有资格能为他写这样一幅挽联。

但回头想想,他老人家的这一生不是早就写好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个字,足矣。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每一部都是经典武侠梦,连起来就是金庸先生的一生,亦是我们心中的那片江湖。

金庸在《笑傲江湖》里写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只是如今古龙、金庸已逝,徐克迟暮,黄霑不在。

没有金大侠的江湖,哪还能叫江湖啊?

但我始终相信,即使不在同一个空间,有金大侠在的地方,就有那个瑰丽的江湖。

所以啊,金庸先生,您一路走好!我们另一个江湖再见!


人生如何度过?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文章内容综合整理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