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与韩国模式很像!

零差率、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与韩国模式很相似!


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与韩国模式很像!

10月23-28日,药脉通韩国子公司成立,这是药脉通国际拓展的大事,作为药脉通的CEO,我出席了韩国子公司的成立仪式,并跟韩国政府、卫生监管机构还有行业人士做了很多交流,他们跟我分享了韩国医改经验。


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与韩国模式很像!

惊讶地发现,韩国医改和中国医改轨迹出奇一致:一致性药效评价、零差率、两票制等等,这些中国正在执行的政策都是韩国医改的成功经验。据韩国医疗界资深人士表示,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两国医卫界的官员还会就医改进行深入交流。

医疗和医药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福祉,作为世界上少数成功案例,20多年韩国医改成就韩国现在医药卫生体制,回顾韩国医改历程,可更深刻了解中国现行医改。

韩国医改的一波三折

我简单叙述一下韩国的过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的医药市场和中国目前医药市场非常类似,大部分医生就收入是靠回扣,而且深受中医中药的影响,有韩医韩药,但并没有一套标准体系。金大中总统上台,韩国开始新医改,很快通过国会连续立法扔出来一堆医改政策,包括医药分业(略等同于国内的医药分家)、零差率、两票制、医药代表备案等等。

当两票制、医药代表备案、零差率这些政策出台后,引发韩国社会和医药行业巨大的反弹。

首先是医护人员大游行。

当时,韩国大概有10万医生和10万药师,他们上街游行,甚至到总统府门前游行,还有剖腹自杀的,和政府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政府就开始跟这医护人员谈判,谈判过程当中,政府主要是做了三点妥协。

第一是一部分急救用药和一些麻醉药品必须得放在医院。第二是允许医疗服务机构给一部分医疗服务做自主定价。第三是允许一部分医生可以自由执业。有些医生不愿受医院限制,可以出去自己设立诊所,给自己服务定一套价格,患者愿意买单就来。这几个政策一出来,韩国医生和药师游行就按下去了。

其次是患者大游行。

但紧跟着不到一年的时间,韩国患者大面积游行来了,原因是缺医少药了。首先,原来很多药在医院医生那里轻松就可以拿到,现在处方开到外面而且处方没有明确指向去哪里拿药,不能明确指向后,患者有点懵逼。

其次是医生自主定价后,定价就乱套了。原来10元的东西现在一下子飙到100元,原来100元一下子飙到1000元,医疗费用飙升,很多患者受不了了。于是,政府接着又制定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一个是提出临床路径的标准化,医生给自己定价可以,但是得告诉政府定价的逻辑是什么,到底用了什么东西,用这么多钱,而且要比价;第二步允许商业保险进入,第三在这个基础上,家庭医生制度开始建立,让一部分患者和医生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相当于分级诊疗体系。不同的诊疗体系下,定价是不一样。诊疗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报销比例不一样。比如看小病在哪看价格是不一样的。

在这些政策鼓励下,韩国出现很多私人医院和民营医院,商业保险可以进入成为这些医院的买单方,和医生、医院进行谈判,制定医患都能接受的价格。此外,国家医保谈判也开始介入,对一些肿瘤药实行兜底买单。这样患者游行也平静下来。

第三阶段是国内企业生存难

紧跟着第三个问题又出现了。临床路径标准化和商业保险介入之后,韩国大量本土医药企业麻烦了,韩国市场迅速被欧美、日本药品占领。为什么呢?因为欧美的产品循证医学做得好,能证明自己有效,所以保险更愿意为这些产品买单,医生也愿意用。

所以,这个时候对韩国政府来说,怎么扶持本国的医药行业也是一个问题。当时韩国政府的做法是加大本国仿制药再评价及创新药体系。

类似中国推行的仿制药一致性药物政策,韩国当时直接从日本拿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体系,同时借鉴了美国FDA的一些东西,开始推行一致性评价。

之后,韩国开始推行首仿国家医保优先谈判,商业保险做推荐,同时国家给企业免税,如果可以做到更better,产品国家医保全部报销。商业保险报销比例不能低于50%、或者不能低于60%,进一步免税。

对于独家创新药,国家进一步免税,韩国的国家医保不用谈判直接进,对这些药企给予长达十年医保报销,只要在专利期内都会报销。此外,商业保险也重点推荐并提高商业保险报销比例。但即使这样,韩国真正扶持起来的世界级的医药企业也就只有几家。

韩国卫生部的人对我表示,只有几家韩国企业被扶持起来,主要是因为韩国干得晚。为什么干得晚?当时欧美、日本的产品已经占领了大多数临床体系,掌握了临床话语权。

对韩国来说,虽然他们创造好产品,比如在肝肾移植医疗技术,在全球很强。但很难在全领域上做到很强。第二个肿瘤领域、慢病领域已经都被欧美产品占领很多了,要发展很难,必需得创造全新的品类,这个新品就叫医学整形。当时这个品类只有10、20亿美金的产业,韩国人生生把它发展成了2000亿美金的行业,现在全世界好的医学美容产品几乎全在韩国。本次药脉通还受邀参与了韩国美容博览会,见到了很多优质企业和好产品,接下来,药脉通也会跟这些企业有进一步的合作。


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与韩国模式很像!

继续回到医改。韩国扶持企业不多,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韩国几千万人口,经济规模也就这么大,人口4、5千万,他们很难有能力构建医药体系全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到所有品类都进行把控,但是中国有潜力做到。

韩国医改的逻辑

回顾韩国整个医改进程,整个韩国医改是环环相扣,为什么从两票制、零差率破局?即使明知这是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学基本规律,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干?

韩国医卫界的人明确说,这是在医药改革上很重要的一个破局点。他们就是要把医生的开药先回归正常化,即使矫枉过正,也要斩断开药利益链。当这个利益链被斩断之后,才能再去说临床路径、商业保险,才能重新构建整个服务体系,医疗体系才有转变的机会。如果还是被原来药品大量利益所绑架的时候,去做临床径标准化的动力就很弱,商业保险进来动力就更弱,所以必须先找到行业痛点一刀砍下去,砍得你骨头痛,砍得毛孔都发麻。中国医改也是这样,零差率、两票制、分级诊疗、临床路径也是一样,环环相扣。

所以,韩国以过来人身份看到的是,中国现在搞的两票制非常正确,虽然让大多数人难受点了,但是从经济学和社会改革、政治改革角度来说,医改本质上既是行业改变,又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从这个改革逻辑上它无比正确。

其次,韩国在60年代就提出来要医改,但是为什么90年代才能改成,很重要一点,韩国在90年代的时候实现了“汉江奇迹”,亚洲四小龙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先后在90年代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韩国在90年代初大概1992、1993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标志,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金。1万美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家财政有钱,要不然那么多要兜底的事谁兜?都是需要钱的,国家财政真的有钱。另外,当你的GDP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老百姓对于多元化的需求开始分层,开始多元化,开始对好的东西和差的东西需求结构化的分层,才有机会构建医疗体系多层次化。还有一个很重要,当达到了1万美金,这个国家对于改革当中必要性和容忍性都无比的强。

我回国之后,马上查看了一下国内的数据。以药脉通所在的江浙沪地区为例,人均GDP早就过了2万美金,江浙沪地区有1亿人口,此外还有珠三角,京津冀,中国人均收入超过1.5万美金的人口超过2亿, 2017年中国GDP是12.7万亿美金,整个中国13.7亿人口,人均GDP差不多是8、9千美金,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门槛上。


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与韩国模式很像!


从目前推行的政策上看,与韩国有很多相同之处,虽然国情不同,改革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从政策来看,一切都是在沿着韩国医改的路子在稳步前进。我也相信中国医改在经过痛苦的涅槃后,中国医药产业也将迎来更好地发展!

原标题:零差率、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照搬的是韩国模式!


24小时医学频道不仅可以观看现场网络直播,还可以下载“24小时医学”app同步观看哦,过后还可无限看回播,足不出户掌握最新专业医学资讯。

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两票制……原来中国医改与韩国模式很像!

让医学更有趣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