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要了解一个人,千万不要通过别人的嘴,一定要通过自己眼睛,自己的心。

有时候对别人善良宽容一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善德。

少一点流言蜚语,生活或许会更美好。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01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最近《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很红,这部电影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

小说以细腻的人物刻画、深沉冷静的笔触,聚焦“校园欺凌事件”。

故事中的易遥,正是校园霸凌事件的受害者。

事件的起因则是“因为唐小米喜欢齐铭,而她以为齐铭喜欢我。”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就是这么简单的嫉妒,引发了“一百块陪睡”“性病梅毒”等一系列再恶毒不过的流言,带来了周围所有人的冷眼和恶意,甚至连最亲近的人也难免因此生出罅隙。

“我曾活着啊,现在却变成了行尸走肉。”“不知道下一秒钟别人会不会对我拳打脚踢。”“恐惧人群,极度没有安全感。”“抑郁。”“自残。”

每看到一条关于校园霸凌的新闻,就好像跟着当事人溺水窒息了一次。

言语的嘲讽,行动的欺辱,漠然的袖手旁观以及不信任的眼神,真的能将人逼入绝境。

你以为你没做什么,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她想不开是她太脆弱了。

但是,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背后的窃窃私语,嘲讽的眼神,如同冰冷的河水,逐渐将人淹没,在绝望中死去。

而每一个人都是凶手,每一句话都是伤人的利器。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02

她16岁步入影坛,17岁成为可口可乐第一位中国代言人,20岁被封“民国四美”,24岁被尊为“电影神女”,但却在25岁自杀,留下一句“人言可畏”含恨悠悠。

她满心真情,却从未被爱眷顾,所遇皆是不淑之人;她一生傲骨,却偏被恶言玷污,所受皆是无妄之灾。

她是被张曼玉成为“风骚入骨”的女人,“默片皇后”阮玲玉。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张达民在刑事初级厅起诉她侵占和伪造文书罪,在刑事地方厅起诉她和唐季珊妨害家庭和通奸罪。

而且刑事诉讼中规定被告必须到庭,还要被告站进审判台右角一个高及胸口的方形木桶内,并要“庭谕交保”,即被告必须找一个店铺担保下次传讯准时到案。

还没到开庭时间,法院门前就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

阮玲玉就是这样站在一个大木桶里被围观着、议论着,她简直无地自容。

初恋张达民污蔑她,现在的爱人唐季珊也为了自己的名誉逼迫她。

各报连篇累牍地报道阮玲玉和两个男人的“风流”故事,真假掺杂,绘声绘色,诬蔑、攻击、谩骂……一盆盆脏水泼向阮玲玉。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对阮玲玉来说,生命的意义首先是名誉、事业和爱情。

对爱情不再有幻想,不再有奢求的阮玲玉,面临的是名誉扫地,事业毁灭。她绝望了。

阮玲玉自杀后,鲁迅先生在病中撰写《论“人言可畏”》一文,抨击无良记者。

激愤地指出:“……不过无拳无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被额外的画上了一脸花,没法洗刷。”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含泪将一个美丽的灵魂托举到天堂之上,空中的白云宛如天使的翅膀,远远地踏着春风来迎接她”,报纸上这样描写她的葬礼。

她在遗书上写:人言可畏,我何罪之有?

“她把人生看得太严肃,每当她饮到半醉,她总要问别人,我是不是个好人。”

终归是个质地轻薄的女人,只适合怜取,容不得轻蔑。

于是,蝴蝶飞走了。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03

《如懿传》里,高贵妃和嘉嫔都是恶毒女配,然而高贵妃是光明正大的坏,看谁不爽直接怼。

嘉嫔则是阴狠的坏,总是挑拨离间,借他人之手害人。

嘉嫔常常在宫中串门,见到谁都是姐姐妹妹的,似乎跟每个人都是关系亲切和睦。

背地里却是分析局势,离间后宫嫔妃之间的关系,挑唆贵妃皇后对其他嫔妃下手。

嘉嫔嫉妒玫贵人有身孕,就挑唆头脑简单的高贵妃去对付她。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跟皇后关系也是貌合神离,表面上处处以皇后娘娘为尊,假意要将自己亲生儿子交于痛失皇子的皇后抚养,实际上她是算计好了笃定皇后不会想抚养自己的孩子。

这么做,只是降低皇后的戒心,稳固双方关系,使得皇后更加信任嘉嫔。

她拉拢人心,四处挑拨,污蔑陷害,表面上和善亲热,背地里却是捅刀最狠的人。

嘉嫔这种坏女人才是最可怕的,让人防不胜防。

流言是凛冬的寒风,掀起燎原大火,烧毁你的理智,再借由你的手,杀死别人。

无声的风,吹着世界上所有的狗尾巴草,晃动的不是草心,而是人心。

流言是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武器”

04

很多人都喜欢凑热闹,哪里的事情好玩就跑过去说两句

至于事情的真假,谁会在意呢?

只不过图自己一时嘴快,开心快乐罢了。

然而,这样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轻则让别人落了个不好的名声,重则毁了别人的一生甚至是将别人推向死亡。

收起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恶意吧,不要让它们,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