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氏的崛起与俞元的消失

滇国何时灭亡?有人认为应在元封三年秋。那一年,汉武帝的军队灭掉劳浸、靡莫等国之后,滇王举国投降,滇国也就灭了。当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滇国如果在这一年灭亡,那就不会再有汉武帝赐滇王之印了。也就是说,元封三年之后,滇王、滇国仍然存在。

爨氏的崛起与俞元的消失


按明代诸葛元声《滇史》的记载:“平帝元始元年,春,正月,滇王献白雉于朝。”此时,王莽已有窃取西汉政权的野心,在朝中行事都以周公自居。按史书上记载,周公当政时,今越南境内的越裳国曾贡献过白雉。为了证明自己的功德已经赶上了周公,王莽就指派益州太守演了一出闹剧。因为滇国邻近越裳,益州太守就让滇王诈称是越裳人,向朝中献白雉,于是朝中就有了“白雉之瑞”,王莽也因此得到了“安汉公”的封号。

“元始元年”,即公元1年,已经是西汉末期,那时滇王仍然存在。

到了天凤元年,公元14年,《滇史》记载:“滇王复杀益州尹程隆。莽遣平蛮将军冯茂发巴、蜀、犍为吏士击益州。滇王率诸蛮迎敌,莽兵败回。”这里的滇王成了一位反抗军首领,大败王莽新朝的军队。那时滇王还在,滇国也还存在。

爨氏的崛起与俞元的消失


这些历史记载,从现当代考古研究中也可以找到佐证。上世纪七十年代,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被发掘后,云南的古滇文化研究专家张增祺发现,李家山墓地是古滇国时期除晋宁石寨山滇王墓地以外,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墓群,时间从战国后期一直延续到东汉初,与石寨山相始终。张增祺还发现,与石寨山的滇王墓相比,李家山古墓群繁荣时间早,衰落时间晚,其间并没有中断过。因此他断言,滇王很可能最早在抚仙湖、星云湖一带发迹,随后才向滇池周边发展,西汉统治延伸到云南,滇王势力衰落,又退回星云湖沿岸,直至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最终取代了滇国的统治。也就是说,玉溪的“三湖”地区,也曾是古滇国的统治中心地带。

古滇国的最终消亡,与郡县制设立有很多关联,但郡县制的发展在中原王朝出现分裂、对峙的东晋、南北朝时期也曾摇摆、倒退过,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这一时期,强大的部族势力迅速崛起,南中地区豪强大姓独霸一方,无论是滇国还是郡县制都无法制约。

东汉的南中大姓,在滇西地区,就要数哀牢九隆五族,这一部族共有十个大姓:董、洪、段、施、何、王、张、杨、李、赵。十姓直到南诏立国前后,都是滇西地区的望族。

东汉时期,牂牁地区也有四大姓。王莽长安篡汉,公孙述益州称帝,都想攻占南中地区。不想,牂牁郡中有龙、傅、尹、董四大姓,联合牂牁郡功曹谢暹坚守汉家疆土多年,直到汉光武帝即位,他们才派出使者走水路,沿牂牁江,绕道番禺,辗转入朝上贡,得到了光武帝的嘉奖。

爨氏的崛起与俞元的消失


到了三国蜀汉时期,南中地区的大姓,如雍闿、孟获、高定、朱褒等都是一时豪强。他们暗通吴国发动叛乱,诸葛亮入滇平叛,四大豪强大部被灭,只留下了孟获统管南中各大部族。同时收编的还有建宁郡的爨习、朱提郡的孟俨。爨习是三国名将李恢的姑夫,曾经做过建伶令,南中平定后,被诸葛亮收编为官属,接着又被举荐重用,官做到“领军”、“行参军偏将军”。从此,爨氏开始登上云南历史舞台,一大批杰出人物开始涌现。石屏袁嘉谷在他的《爨世家》中为我们列了一个名单:“继(爨习)起之知名者数十人:爨谷、爨熊、爨琛、爨量、爨深、爨宝子、爨龙颜、爨道庆最先著名。爨道文、爨德泯、爨敬祖等二十二人次之。松子、瓒、震……二十一人又次之。”

这样一批同姓同宗的历史人物被罗列出来,仅著名人物就有数十人,并且集中生活在东汉之后的几个短暂的朝代中,这可能不是一个历史的巧合。我相信,东汉之后,爨氏部族已经在滇中地区崛起,又经东汉、蜀汉、晋几代人的经营蓄积,爨氏以爨龙颜、爨宝子等为代表的部族统治终于在东晋进入兴盛时期,南北朝时期进入全盛。《道光澄江府志·沿革》记载:今天的澄江、江川、红塔区等地,“梁为南宁州郡地,为爨瓒据”。不仅滇中,当时南中(云南大部,川黔一部)地区也都在爨氏统治之下,西汉起设立的郡县,在南朝梁时,已经名存实亡。梁代以后,俞元、句町等郡县的名字就不再被史书记载,因为在中央政府看来,这些地区都已经“没于蛮”。如果从爨习算起,直到巴甸爨判帮助段思平起兵建立大理国,中间相距七百多年,爨氏在云南政局的影响力几乎从未中断。

古滇部族的领地,经历了几个世纪纷争,诞生了新的王者——爨氏。袁嘉谷为爨氏作《爨世家》,将它与王侯并举,是大有深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