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故宮裡面的金絲楠木是怎麼從南方運到北京的?

雨巷行人


故宮是木結構建築,作為皇帝的老巢,這用木肯定得用高級的,因此,當年在興建紫禁城時,楠木就出現在了朱棣眼前。

而在楠木中,金絲楠可謂最佳,你光聽“金絲”兩字已經很霸氣了,這種木材耐腐、防蟲,而且觸感溫潤,據說在陽光下,木中結晶體還能發光呢。

如此“牛木”,皇帝們可是愛不釋手,像朱元璋、朱棣就將生產楠木的地區搞“圈進”,任何人都不得偷用。

可楠木雖好,卻都長在湖廣、四川、貴州等的深山老林中,不說蛇蟲鼠蟻居多,這些地方太偏僻,環境險惡,又瘴氣叢生,當年為了採集這些木材,有著“進山一千,出山五百”的恐怖傳說。

除了自然環境險惡,官府對於採木工人還要再“折磨一道”:他們得自帶乾糧進山,錦衣衛得監工,動不動就鞭打。

更可惡的是,每根木材都要經過驗收,如認為不合格,採木者就得賣子女償還,甚至父債子還。

真的是太慘無人道!!

好了,金絲楠木好不容易從深山裡採集到了,那麼,怎麼運到北京呢?當時又沒有火車、飛機、輪船。

辦法都是會想出來的,當時的官員們就想到了用“漂著運”

具體辦法就是將木材運到河道,順長江轉運到淮河,再順運河或海運到塘沽,轉運到北京。說白了,就是靠木材自身“漂”到北京。

在這“漂”的過程之中,有的木材難免遇上風險而漂沒,有的遭到淤沙而擱淺,比如在通州到北京這一段通惠河道中,到嘉靖朝時就湮沒了150多根大型楠木在兩岸沙葦之中。

能真正到達北京的算是“最幸運”的傢伙了!

當時成功漂到北京的木材都被存放在東郊的神木廠,據記載,這些木材中巨材的每根值四五千金,其次的每根一二千金,所存木材總值一千四百多萬兩!(萬曆十五年)

哎!有誰曾想,這些木材身上都沾了多少工人的血汗啊!!

最後要表揚一些康熙皇帝,當年他想修太和殿時聽說採木很折磨人(不過,有可能也是因為楠木產量實在不夠了),所以下令用松木,但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仁德的體現!


宮殿君


首先說明一下什麼是金絲楠木?

金絲楠主要出自楨楠屬的楨楠,金絲楠材色一般為黃中帶淺綠,也有例外,有些呈黃紅褐色。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顯著多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有一種至尊至貴的高雅氣息。

《博物要覽》記載,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木質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主要分佈於我國四川灌縣、雅安、樂山、宜賓一線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溼山谷、山窪及河旁。生長緩慢,而其生長規律又使大器晚成(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上百年,成為棟樑材至少兩百年以上。

廣義的金絲楠指楠木顯現金絲的都叫金絲楠,古代金絲楠木按業界傳統說法是指細葉(小葉)楨楠,主要產於四川,是我國獨有的珍貴木材,國家級保護物種。明清宮廷皇家用材全在四川採集。金絲楠被譽為中國“國木”,又稱為“皇帝木”“帝王木”。


古代宮廷金絲楠木原材料採集圖


據記載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決定將都城南京遷往北京,修建紫禁城,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珍貴木材。隨即派大批官員分赴四川、雲貴、江浙、湖廣等盛產木材的省份採伐。木材按照長短和圍長分成六等,一尺以上者為六等,二尺以上者為五等,四尺以上者為頭等,五尺以上的就是巨木了,稱為“神木”。派往四川的是工部尚書宋禮。

當時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派到四川的工部尚書宋禮,向皇帝描述了這樣一個情況,一次大木出山的傳奇景象,有一天,山洪暴發,洪水氾濫,一株大木頭順流而下,遇到有巨大的石塊阻攔的時候,木頭髮出了像雷鳴一樣的巨大聲響,來撞擊巨石,巨大的石頭被撞碎,而木頭卻完好無損。

後來,永樂皇帝將發生此次事件的大山命名為“神木山”,之後更多的木材就從四川的崇山峻嶺中,依靠天然呆河流和修建的運河,把木材輸送到京城。


翰林小羅哥


故宮不用說了,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而且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宮建築群。它的雄偉、壯觀,不僅吸引著國人,也吸引著世界各地人民。

它是以三大殿為中心,大小宮殿共有七十多座,房間有九千餘間。這規模,不得不說是極為地龐大啊。

故宮不僅雄偉壯觀,它還是高貴的。

它的高貴體現在它的建築用材上。故宮的建築用材主要使用的都是楠木,而且是楠木中的最珍貴、最令當今人們所追捧的樹種——金絲楠木。

一、什麼是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是一種很珍貴的木材。這種喬木高達30餘米,樹幹是相當地通直。

金絲楠木為什麼珍貴呢?這是因為這種木材有香氣,它的紋理很直,而且木質的結構非常細密。

它不易變形和開裂,是建造建築和高級傢俱的最好的木材。

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是多於普通楠木的,所以這種木材在陽光下會金光閃閃,金絲浮現,而且還有淡雅的幽香。

在歷史上,金絲楠木是專用於皇家宮殿和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傢俱的。

的確,也唯有金絲楠木能彰顯故宮皇家的氣派了。

二、金絲楠木生長在哪

楠木是中國和南亞所特有的,它可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

在我國它主要分佈在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地。

所以呢,要想採集這些木頭,就必須到我國的南方川貴地帶去。

於是,1406年明朝第一次大規模的採木就到了四川。

當時的朝廷派了工部尚書宋禮,到四川去監督採木工作。採伐工作是很艱苦的,因為珍貴的楠木大多生長在原始森林險峻之處,那裡常常有虎豹蛇蟒出沒。所以官員和百姓們都是冒著生命危險進山採木的。

三、金絲楠木是怎麼運回北京的

是啊,故宮在2004年6月大修,進行了一次運木工程。

當時那些巨大的木材通過現代的運輸工具運到故宮,也是一項龐大而艱鉅的工作。

那500年前,比這些木材還要巨大數倍的楠木,在沒有現代運輸工具的明朝,是怎麼運到紫禁城裡的呢?

路途遙遠,木材的體積又巨大,用車馬好像不大合適,人力抬回去就更不現實了。那怎麼辦呢?

各位看官別急,接著往下聽。據說當時,在馬湖府山採木的人們曾目睹這樣的奇蹟發生。

有一天,山洪暴發,有一株大木順流而下,正好碰到一個巨石,並被它攔住了。

當時大木發出了像雷鳴一樣的巨響,撞擊著巨石。巨石被撞擊的裂開了,而大木卻完好無缺。

而這個時候,工部尚書宋禮通過了這個傳奇的景象,受到了啟發。

他想到了一種大膽又別有心裁的辦法,就是以水運木。將木材從產地的崇山峻嶺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已修好的運河,把木材運到了北京。

當年這批金絲楠木正是經赤水河、合江進入長江,又經過京杭大運河,運到了京城北京的。這批金絲楠木直徑都有1米多,長度大概在12、13米。

這一路走的有多艱辛,可想而知。

但是這種方法既因地制宜又節省人力,以當時的條件只能選擇這樣的方法了。

那些輾轉運來的楠木,到了京城後,在匠人們的巧手雕琢和精心處理下,又以各自不同的形態重新團聚在太和殿。

它們有的是立柱,有的是房梁,有的是椽子,有的是寶座,有的是斗拱。

而現在,楠木這一珍貴的樹種資源已近枯竭了。

它已經成為了備受尊崇的收藏極品。

就是現在故宮的硃紅大柱和蟠龍金柱,它的材質也早就在清朝的重建中換成了松木。

雖然如此,但是故宮現在的氣派,讓我們依然能夠想象到曾經那些楠木綻放的光彩。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