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區的一股清流:建市最晚,卻能趕超亳州,和六安不相上下

安徽被人忽略的一座城市,皖南山區的一股清流:建市最晚,卻能完勝池州、黃山,趕超亳州,緊追六安,與其不相上下

皖南山區的一股清流:建市最晚,卻能趕超亳州,和六安不相上下

安徽南部城市統稱皖南地區,位列第一的城市肯定是蕪湖,其次是正在角逐安徽第三城的安慶和馬鞍山,再其次是近期屢獲機遇,讓人羨慕不已的銅陵,最後就是讓人驚訝的安徽最穩定的2個城市,池州和黃山,兩個難兄難弟,輪流佔據榜尾,還有一個城市,如一股清流混跡在皖南區域,正在默默的發展。這座城市在安徽省建市最晚,在2000年才正式建立的地級市,在2017年GDP總量為1188億元,完勝池州(654億元)、黃山(645億元),趕超亳州(1183億元),緊追六安(1218億元),總排名第10位。安徽共16個城市,因為第8和第9名差距較大,可以將城市之爭分為前8名和後8名之爭,以該市2017年12.31%的名義增速,趕超六安(9.92%),佔據GDP總量後8名之首也大有希望。

皖南山區的一股清流:建市最晚,卻能趕超亳州,和六安不相上下

此城是宣城,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是徽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盛產文房四寶:筆、墨、紙、硯而盛名海內外。宣城有著和馬鞍山、蕪湖相同的地理優勢,臨近南京南部區域,但因南京正大力發展江北新區,宣城並沒有享受到南京都市圈帶來的多少福利,而又臨近杭州和湖州,也同樣沒有帶來多大的發展機遇。且目前安徽省對於皖南的重心在皖江區域,對更加靠南的南部區域,政策傾斜不夠,而它又和池州、黃山一樣,轄內山區較多,是開展旅遊業的重要地區。但是宣城卻憑藉著自身的努力,第二產業遠比第三產業的增加值要多得多,在安徽GDP總量中爭取一席之地,值得讓人稱讚。

皖南山區的一股清流:建市最晚,卻能趕超亳州,和六安不相上下

宣城之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晉時期,自古以來就是江東大郡,有“南宣北合”之說。轄內旅遊景點眾多,有中國十大徒步最佳線路之一的徽行古道;眾多文人墨客,吟詩作賦的敬亭山;有“東南第一洞”之稱的太極洞;瀕臨物種揚子鱷保護基地;眾多名人故居;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還有位於績溪的5A級龍川風景區,擁有和宏村不相上下的徽派村落,可以感受濃郁的徽州文化,還有眾多的4A級景區,就不多做介紹了,總之,來宣城旅遊,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皖南山區的一股清流:建市最晚,卻能趕超亳州,和六安不相上下

最後,如果將蕪湖和馬鞍山的蓬勃發展歸於地理優勢,安慶和銅陵的發展歸於底蘊和機遇,池州和黃山發展不起來的原因歸於山區較多,那同樣身為山區的宣城;處在南京、杭州兩大都市圈內,卻享受不到多少實際好處的宣城;並沒有被身為山區城市而困擾,一直在尋求突破,在皖南宛如一股清流。隨著長三角城市群的進一步發展,宣城強大的地理優勢會逐漸體現出來,未來的發展不容小覷。各位小夥伴,可以猜測一下,宣城未來發展如何,能否在皖南爭取一席之地?(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