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們只有努力宮斗,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娘娘們只有努力宮鬥,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這個夏天《延禧攻略》火的一趟糊塗,昨兒《如懿傳》又在千呼萬喚中閃亮登場,再往前數還有《甄嬛傳》、《金枝欲孽》、《宮心計》等等,總而言之這年頭沒追過幾部宮鬥劇,都怕自己會少活幾集。當然想必娘娘們也沒想到幾百年過去了,她們還能火一把又一把。其實娘娘們努力宮鬥,不過為了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榮華富貴,當然也包括用上更好的珠寶!

實際上清宮后妃的首飾有著嚴格的等級和佩戴制度,妃嬪因身份、地位、等級的差別分不同層次,不同質地的的首飾佩戴。皇后佩戴上等的,妃嬪卻只能佩戴其他級別的。

娘娘們只有努力宮鬥,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延禧攻略》一開始,當別人都忙著甜甜蜜蜜撒糖組CP的時候,唯有咱們囂張跋扈的高貴妃在敬職敬業認真宮鬥,為了啥?人家高貴妃不是說了嗎:大清後宮唯有皇后娘娘才能用黃金,別的貴妃啊,妃啊,嬪啊只能用!這價格可是差了近百倍哦,這麼赤裸裸的差別,能不努力宮鬥嗎?不認真宮鬥混的再差些不得用破銅爛鐵了嗎?

娘娘們只有努力宮鬥,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除了日常用品材質差別外,娘娘們的無名指或者小拇指上會戴著指甲套,相當華麗,雖然現在在我們的眼裡比較礙事,畢竟戴著這物件不能愉快地玩手機追劇(額,原諒小編滴腦洞),實際上這些指甲套是為了保護娘娘們漂亮的長指甲,當然它們不單單是簡單的裝飾,也是地位的象徵,指甲套的長短不一代表了身份的不同,而皇后娘娘的指甲套一定是最長的!所以更多的時候後宮的地位一眼便可看清,不努力宮鬥可是連指甲套都會欺負娘娘們滴!

娘娘們只有努力宮鬥,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在更重要更正式的場合,金約是清皇后妃嬪穿宮廷服的頭飾之一。當她們戴上宮冠時,戴金約去扎頭髮。金約包括兩部分,金箍和掛在後面的珠子。刻在上面的金彩畫的數量和鑲嵌在上面的珠寶的數量,以及掛在它後面的珍珠的不同等級,都反映了不同的地位。皇太后和皇后金約掛五顆珍珠,妃嬪們則依次遞減。

娘娘們只有努力宮鬥,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此外在《延禧攻略》中,還頻繁出現了一種飾物:領約。領約是清乾隆朝規定,是后妃、女貴族們,穿朝服時佩戴在朝袍披領之上的飾品。領約形似項圈,金銀打造,上面通常要鑲嵌各種珠寶玉石,當然,上面所飾的東珠數、兩端所垂絛色,都用來區別等級。

娘娘們只有努力宮鬥,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當然這個夏天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耳環戴法:一耳三鉗。清以一耳三鉗為尊,也就是說一隻耳朵上佩戴三個耳環,“一耳三鉗”是滿族女人的標配,而且光看耳朵上的鉗就能認出她們的級別。一個串加兩個環,是宮女。三個串,是后妃。同時三個串也分級!串上的珍珠不是一般的珍珠,是東珠。產自東北的野生珍珠,產量非常少,又大又飽滿,晶瑩圓潤。小編在這裡插一嘴:這個東珠有多貴呢?去年,有個小夥子帶著一串108顆東珠的串兒上了《華豫之門》,最後,專家拍板說這串珠子總價值約3000萬人民幣,一顆價值30萬!根據地位的高低,後宮的娘娘們佩戴東珠的品級也不一樣的。只有皇太后和皇后才能用一等東珠,到了皇貴妃和貴妃就只能用二等東珠了,再往下的話,妃用的是三等東珠,嬪只能用四等。如此分明的的事兒,你說娘娘們會不會拼了命宮鬥?

娘娘們只有努力宮鬥,才能用上更好的珠寶啊!

其實,宮妃身上的服飾也好,珠寶也好,都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性格的體現,也是地位的象徵。而不論什麼年代,世人努力不過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珠寶恰恰是人生的一種折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