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洁瑛离世:空巢时代,连离世都无人问津

文|鹿人三千

1

早上醒来,媒体报道蓝洁瑛去世了。


蓝洁瑛离世:空巢时代,连离世都无人问津



可能是这段时间,去世的名人明星太多,让我有点麻木。我对蓝洁瑛的印象,仍停留在《大话西游》里“春三十娘”这个角色,倾国又倾城,靓绝五台山。


蓝洁瑛离世:空巢时代,连离世都无人问津


她指控曾志伟性侵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到现在也隐没在尘埃中。

有时候看见她晚景凄凉的报导,也只能叹息红颜薄命,再无其他感慨。

昨晚朋友住我家,今早我跟他说起这个新闻,他看了过后说:“要不是蓝洁瑛这个朋友去家里找她,不知道多久才会发现,蓝洁瑛已经死了。”

我怔了一下,他继续开口:

“你说像我们现在这样的状态,如果猝死在家里,要多久才会被人知道?”

窗外阳光明媚,我却因为他寥寥数语,脊背发凉。

我问我自己,最后的答案是:“我还年轻,哪这么容易挂?”

直男擅长自欺欺人,因为不喜欢最后的答案。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这样的状态:

  • 20来岁的年纪,背井离乡,在大城市,没有亲人在身边;


  • 一个人租房子,独居,合租的话也和室友基本不往来;


  • 单身,没有固定时间联系的人。


这是客观的物理形态。

我国统计年鉴表明,在中国,有5800万成年人独自生活,20岁到39岁的人数,达到了2000万。


蓝洁瑛离世:空巢时代,连离世都无人问津

2

这其中,还有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化学状态:

不喜欢聊天,准确地说是不喜欢在网上闲聊,不想去打扰别人,也不想让别人打扰自己;

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工作,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生活。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一个人

有时候很烦躁或者很难过,但社交网络上有数以千计的好友,也不知道给谁发消息,更别提通讯录里能打电话的人了;

放假的时候,一半时间在睡觉,一半时间在电脑和手机上来回。完事儿想起那天说的唯一的话,是对外卖小哥说的:“谢谢你,麻烦了”

有时候也想出门,又不知道去哪,想着想着,妈的天就黑了;

也有喝完酒过后写两句骚朋友圈,感叹“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与我粥可温”,但真有人来找你聊天,

你连回复都不想回

于是当这两种状态混合到一起,就会出现很多“空巢时代”的特征:

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就算是半年可见,这半年可能也就发了三四条,其中一条是集赞,还有一条是节日祝福,剩下的一条嘿你猜怎么着,是公司老大强制要求分享的工作内容。

朋友圈还是在的,可是朋友在不在应该是一个问号。

从前的社交软件有情绪,有感受,有生活,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你的情绪别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感受也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

至于生活,对不起,还真没有这个选项。

那还发个球。

于是老友越来越淡,也没什么新朋友,主要是没什么认识的渠道,最多都是同事,但是一看到同事,就会想起工作,一想起工作,就不想看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过着各自孤独的日子。

无人问津。


蓝洁瑛离世:空巢时代,连离世都无人问津


3

“独居生活”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么难过,相反,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享受着这样的生活。

因为我也是这样。

虽然我也不知道“紧急联系人”那一栏填谁,这一度是我想找对象的原因,但我还是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享受的,做什么都没人来烦我

只是这一切还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身体健康。

上周,我朋友住院了,然后我去看他。

他跟我描述头天的情况:

大概凌晨2点多,急性咽喉炎,脖子那一截全部肿了起来,呼吸极为困难。他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独自完成穿衣,叫车,坐车,挂号,办住院手续这一系列事情。

我吼他:“你都不会给我打电话吗?”

他白了我一眼:“你他妈住华阳,你第一时间开车过来,都要一个小时,我说不定早死了。”

我叹了口气:“那你就没有住得近一点的朋友?”

他摇摇头:“

没有。你看,现在我住着院呢,身边还是只有你一个人。要不是我太无聊,我都不会跟你说。”

我没说话,因为我想起之前有一次,那会儿我还住在红牌楼,半夜发高烧,难受得我有点怀疑人生,也是一个人去的医院,挂的急诊,我也没对身边的朋友说过。

我是能理解这种想法的。

同事吧,人又不熟,能麻烦的朋友吧,又住得远,何况又是半夜,别人第二天还要上班。

你没有麻烦别人的理由,只是病痛可不管你第二天是不是工作日。

我问他:“那以后要在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他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可能还是只有凉拌。


蓝洁瑛离世:空巢时代,连离世都无人问津


4

年轻人孤身一人去大城市打拼,还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很简单啊,四五线城市里,你靠着自己,不靠其他,压根儿就挣不到钱。

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其实也没有那么好挣钱,只是,有希望不是么?

因为毕竟谁都不是投胎小能手,生在终点线,一个不小心就有一线城市四五套房子。

谁愿意输呀?

谁会愿意面对“死后多久才会被人发现”这种傻逼问题呀?

都知道身体重要,但身体放在第几位,你们自己问自己不就知道了。

现在年轻人的身体好坏,我相信各位心里都有数,不然你薅一下你自己的头发,我真没听过父辈有像我们这代人一样,年纪轻轻就开始大面积脱发的。

你别说这和你身体没关系。

至于照顾自己,这是个伪命题。

爸妈口中的好好照顾自己,是说自己认真做点干净有营养的饭菜,早睡早起,按时锻炼身体,戒烟戒酒多自律,不要过度放纵自己。

而不是你口中的“不蹦迪、不喝大酒、不玩通宵”就是好好照顾自己了。

扪心自问,上面几条你能做到哪些?

可能当你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会把“身体健康”放到一个新位置上去吧。

既然我们并不知道“死后多久才会被人发现”这种问题的答案,那么就只能从根源出发解决了。

我们的目标是:尽量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