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消息传来,整个金融圈坐不住了|重磅

进入2018年,IPO、债券承销、并购重组、再融资这几大主要业务全线受挫。“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召开,更让整个金融圈坐不住了。

传说中的“国际金融大鳄”,将全面进入中国!

9月20日晚,在天津举行的“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关于中国金融业开放,李克强表示,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我们下决心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有序推进全牌照开放和全股比开放,目前对银行已放开股比限制,未来保险、证券也将取消股比限制。

超级消息传来,整个金融圈坐不住了|重磅

开放:全牌照、全股比

中国这次不但承诺全牌照开放,而且承诺“全股比”,以后外资持股中国金融机构,占股将不再受到限制,可以实现100%控股!中国承诺未来外资全牌照+独资控股,金融开放力度之大,让世界震惊!

历史必然:国际金融大鳄将进军中国

在一些人眼中,金融业必须牢牢掌握的国有企业手里,不能向国际金融大鳄开放,一旦开放,中国将失去对经济的主导权。

然而,如果没有金融开放,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金融强国,人民币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美国之所以强大,除了军事,主要还是其金融强大,美元作为国际硬通货使得美国能够剪羊毛,享受全世界的劳动成果,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利好: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选择

国外金融狼要来了,对普通老百姓是利好,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

1)银行存款利好:金融业竞争会更加激烈,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经营,银行存款利率会上升,贷款利率会下降,老百姓和企业会享受的真正的实惠!

2)保险利好:欧美保险公司能进入中国,普通老百姓就不用跑到香港买性价比高的保险了,更不用在国内买坑爹的保险理财产品。

3)炒股利好:国外有券商已经不收取手续费了,外资证券进入中国,投资者可以获得外资证券较低手续费和更加周到的咨询服务,而不用在国内几乎没啥服务的证券公司选来选去!

不过,作为国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外资成熟和周到的服务模式将挑战金融业人员的饭碗,金融圈该思考下变革了。

金融圈寒冬情况几何?

券商营收和净利双双跳水。券商8月月报显示,32家A股上市券商8月共实现营收93.31亿元、环比下降48.57%,实现净利润18.07亿元、环比下滑73.89%。其中,8成券商净利下滑超50%,太平洋、光大证券、东北证券等9家券商8月净利润亏损。

超级消息传来,整个金融圈坐不住了|重磅

投行业务则成为本轮受冲击较大的业务。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数量达78家,较去年同期的325家减少了76%。

金融人受挫情况几何?

看看几位被采访的投行、行研、资管、营业部人士,听他们讲关于中年危机、消费降级、房贷断供的故事。

1、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 / 34岁

超级消息传来,整个金融圈坐不住了|重磅

这几年,我们公司一直在降薪裁员。

我以前的部门原有30个人,最后砍到就剩下4个,然后又招了几个成立了一个新部门。

去年,公司把一些40多岁、没有项目的保代裁掉了,那都是我们国家第一、第二批保代,头发都花白了,却直接被裁掉了。

早些年,保代除了每月能拿到固定津贴,每单IPO成功了还有80万~100万元的签字费。现在签字费早就没了。要拿到固定津贴,需要有已报到会里的项目,这个太难了。

每次大家聚会,最后都成了诉苦大会。中金、中信的兄弟项目确实多,但中小券商投行就很惨,平时都闲着。

公司奖金是笔糊涂账,不知道什么时候发,费用却卡得特别严,有的团队甚至连报销出差费用都要排很长时间。

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老婆刚生二胎,压力确实很大。而且三十四五岁的年纪也比较尴尬,跳槽到前台业务部门,天天熬夜加班,根本干不动。只能勒紧裤腰带,熬过超长寒冬。

2、某券商营业部员工 / 31岁

超级消息传来,整个金融圈坐不住了|重磅

今年行情不好,个人经纪业务难做。公司通过降薪变相裁员,行情差的时候创收标准也不降。我们的创收达标任务是,转正后第一年创收8万元以上,第二年25万元。现在创收达标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我是研究生新人5档,基本工资税前6600元,创收不达标至少降1档,1档就是1000元。本来工资就不高,再一降就更低了。

收入越来越低,房租却越来越高。我在常营新天地租了个62平米的自如房子,租金要5700元一个月。

现在都没钱约女生吃饭,所以还一直单身。也很少打车了,一般都坐地铁。经常煮泡面吃,基本不去ktv了。

寒冬骤至,我们如何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