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秋到楓橋水自流,下聯怎麼對?

上聯:秋到楓橋水自流,誠徵下聯,以聯交友。

上聯:秋到楓橋水自流,下聯怎麼對?

繼續說秋。秋天是一年中第三個季節,共有6個節氣,分別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秋季的氣溫會逐漸下降,但是一般較冬季緩慢。由於乾溼狀況的差異,不同地區會出現陰冷多雨,或乾燥涼爽的氣象狀況。在較冷的深秋,由於晝夜溫差大,白天蒸騰的水汽會在夜間凝結,或為露,或為霜。

上聯:秋到楓橋水自流,下聯怎麼對?

秋天對於古代詩人來說,是多愁善感的。詩人經常拿秋天來寫詩作對,藉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各志向。

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寫於唐朝安史之亂後,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這首羈旅詩。此詩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作者借這首詩表達了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成為後人傳頌經典。

上聯:秋到楓橋水自流,下聯怎麼對?

楓橋夜景

2017年的秋天,我到蘇州學習,有一天下午,我到了這個寒山寺和楓橋邊。當時天色已晚,寺門已關門,沒有進去遊覽,甚是遺憾。也象古人一樣,看著京杭運河的流水,聽著山寺的鐘,感受秋夜的涼風,憑弔著古人的足跡,也不由於來了詩興。作了兩首詩,在這裡拿出了與大家分享一下:

《夜遊寒山寺不遇》

今到寒山詩參觀,閉門謝客天已晚。

惜日繁華今難觀,唯有楓橋在旁邊。

古人客船漸行遠,寺內鐘聲獨子傳。

運河之水尚自流,夜留碼頭空悠悠。

《楓橋懷古》

楓橋今還在,河水尚自流。

古人已行遠,鐘聲仍依舊。

佳句傳後世,山寺興千秋。

上聯:秋到楓橋水自流,下聯怎麼對?

楓橋

這兩首詩只是看到當時的情景,脫口說出。雖然沒有古人的經典,但也表達到我當時心情。楓橋邊那個情景,尤其是到了晚上,你會不由自主的想學古人一樣,也想賦詩。希望大家以後到了蘇州,寒山詩、楓橋這兩個地方,一佔要去看看,憑弔下古人如何的傷感,如何的憂國憂民。

記得我們的口號是:關注老貓新視野,分更多享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