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第三批信访件55件,涉及13个地市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第三批信访件55件,涉及13个地市

截至11月3日12时,安徽省收到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第三批信访件55件,涉及环境问题96个,多个信访反映的是复合环境问题。其中,涉及大气环境问题33个,水环境问题、噪音环境问题各17个,土壤环境问题11个,生态问题9个,其他环境问题9个。

转办信访件涉及13个地市。其中,合肥市22件,亳州市6件,安庆市5件,滁州市、六安市、宿州市各4件,马鞍山市、芜湖市、蚌埠市各2件,宣城市、阜阳市、淮南市、铜陵市各1件。转办信访件均已及时交办各地进行查处。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件中,工厂烟气、城市扬尘、油烟污染等大气污染问题是群众投诉举报的焦点。为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一年多来,我省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实行“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具体措施。好天气多了,群众获得感强了,今年前9个月,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2.3%,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好转。

创新手段 铁腕治理大气污染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省环保厅从3月6日起开展为期1年的大督查,覆盖16市、实施异地驻点互查,业界称为安徽环保史上最大规模督查。

督查以问题为导向,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白天检查和夜查相结合,精准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紧盯火电、钢铁、水泥、铸造、涉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原煤燃烧等PM2.5贡献较大的污染源。

截至8月底,各督查组共现场检查污染源11583处,其中6414处存在环境问题8875个,及时转交当地环保部门处理。对相对突出和典型环境违法问题,省环保厅定期向有关市政府发函交办,并公开曝光,倒逼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多地推出创新举措治理大气污染。前9个月16市空气质量排名中,阜阳市由去年同期全省倒数第四上升至全省第六。变化原因何在?当地投入近2000万元,在主城区建成投运了全省首套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324套各类微型监测设备分布在城区,能够及时发现污染来源及扩散趋势,实现靶向治理和精准预警预报。“一管四全”发力,即精细化精准管控、行政区域和监管范围上全覆盖、时空和时间上全覆盖、行政管理和职责上全覆盖、问题排查和治理全覆盖,阜阳的蓝天多了。

标本兼治 调整优化“四大结构”

《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9月出台,确定了“路线图”。打赢的“赢”体现在何处?方案响亮提出“四个明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具体目标指标上,我省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16%;PM2.5未达标设区市浓度比 2015年下降18%以上,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

大气污染,表现在空气中,根子却涉及到产业、能源结构等多方面 。我省明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围绕调整优化四大结构,我省推出系列硬措施硬任务。如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各地已明确的退城企业,要明确时间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产。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行动,实行拉网式排查,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等。

精准发力,大幅减少污染排放

秋冬季,雾霾高发。省政府近日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强的决心、更有针对性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和责任落实。要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专项督察问题,务求实效,标本兼治,严禁“一刀切”行为,有力有序加快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应急减排、错峰生产、冬季“封土”等措施将综合发力。我省明确,提高应急预案中污染物减排比例,黄色、橙色、红色级别减排比例原则上分别不低于10%、20%、30%。细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各工艺环节,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对钢铁、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矿山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实施应急运输响应。冬季实施“封土行动”应急管控。

秋冬季,重点行业将错峰生产。各地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企业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务的,一并纳入当地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停产。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省严格考核问责,将打赢蓝天保卫战年度和终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推动责任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