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鳳岐路變雙向八車道正式通車,預留七處BRT站台

10月25日,鳳岐路正式通車,東部城區再添一條交通景觀大道。交通方面,鳳岐路由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變為雙向八車道,通行能力增加了一倍。預留了七處BRT站臺,未來要打造快速公交走廊。鳳岐路兩側多山,靠近龍脊河,依山治山,依水治水,鳳岐路兩側還打造街景小品,供市民休息。

鳳岐路改造後,市民豎起大拇指

“之前這條路很是難走,尤其是下雨天,現在太棒了,真是給濟南長臉!”10月25日上午,山東建大老師李先生正在路邊等公交車,看到通車的鳳岐路豎起了大拇指。

濟南交通委設施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鳳岐路位於長嶺山片區與雪山片區之間,南起經十東路,北至飛躍大道,全長4509米,是城區重要的交通幹道和快速公交走廊。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橋樑重建,新建“2600米2艙+1900米3艙”綜合管廊,完善排水、照明、交通、綠化等市政配套。

“機動車道由原雙向四車道提升為雙向八車道,同步增加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完善了慢行交通系統,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消除了原先道路混行帶來的安全隱患。”該負責人說。

在現場看到,鳳岐路已經施劃完交通標線,道路內側是BRT專用車道。“我們預留了七處BRT站臺,每隔五百米有一處,未來將打造快速公交走廊。”上述負責人表示。

構建城市生態綠廊,路邊專建街景小品

為提高周邊市民出行體驗,濟南市交通委會同綠化部門採用“泉城森林、多彩廊道、花徑濃彩”的理念,在道路內狹長綠帶形成視覺森林骨架,與兩側寬闊綠地形成落差對比,構建“人在畫中走”的道路品質。

從交通委獲悉,鳳岐路綠化採用的是綠量大、花期長、色彩豐富的植物品種,強調人行和車行視線的景觀落點,結合現狀地勢起伏變化,在地貌高差較大的位置拒絕使用以往死板生硬的擋土牆,改用景石擋土,形成自然的活動和休憩空間。

鳳岐路周邊有蓮花山、長嶺山、雪山、蔣山和鮑山等山脈,四面環山的地理條件造就了鳳岐路起伏的差異性。結合鳳岐路及周邊原地貌縱斷走勢、周邊建築以及地質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儘量降低坡度,兼顧美觀,滿足交通安全的需求,採用了不同結構樣式的新建擋牆。

“鳳岐路工程本著依山治山、依水治水的理念,周邊位置打造園林小品,由道路過渡到兩邊山體,形成綠化整治效果,有河道的位置進行河道疏通,雨水和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和完善。”上述負責人說。

據悉,鳳岐路西側有四處園林小品,目前正在完善之中,它們分佈在經十路、飛躍大道等路口位置,其中經十路路口做了綠化帶,與經十路景觀相銜接。“園林小品安上小凳子,還要建長廊,營造綠陰小路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