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薦書:歪果仁的東渡記

十一假期到來了,你是否又想出去浪了呢?生活在自己國度上的人們,也許對這片國土上的一切都太熟悉了,所以習慣於對周圍的事物熟視無睹,失去了發覺生活的熱情。且跟隨這些作家的腳步,投入一個完全陌生又真實的社會,無論你出門遠行,還是做一個快樂肥宅,他們都會助你擺脫現實的引力,歷經充滿趣味又尖銳深刻的旅途。

十一薦書:歪果仁的東渡記

1.《在中國屏風上》

(英)毛姆 著

十一薦書:歪果仁的東渡記

毛姆筆下的中國,對於我們來說是陌生、真實又熟悉的。1919年毛姆啟程去中國,在中國遊歷了四個月,走了一千五百英里的水路,接著又起旱步行,深入到中國內地。給弗萊明的信中,他吹噓自己憑著兩條腿走了四百英里路,也將見到的中國人用隨筆記下。《在中國屏風上》是閱人之旅,在這幅人物群像中,有蒙古人首領、漂泊者、領事、內閣部長、修女、亨德森、範寧夫婦……他對長城無話可說,遠遠比不上一個無名的小鎮、一片原野、一條鄉間小路更讓他興致勃勃。因為他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觀光客,他惟一的樂趣是結交有趣的人和邂逅意外的風景,然後用鉛筆在路邊買的黃色包裝紙上把感受寫下來。這種“保鮮”的處理方式,讓毛姆的旅途有點飄忽,有點流動,讀起來很新鮮。

2.《江城》

(美)彼得·海斯勒 著

十一薦書:歪果仁的東渡記

談到異域旅行,就不得不提起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偉)。在1996~2007年間,何偉以《紐約客》駐北京記者的身份在中國居住和考察。《江城》的座標是涪陵,這座偏遠的小城位於中國四川省的心臟地帶,隱藏在長江河谷的梯田山丘之間。和這個幅員廣大、持續發展中的國家的許多小城一樣,涪陵正在改換作風,邁向一條新路——變化萬千、生氣蓬勃、混亂成長的路。在這裡,何偉有時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又置身於當地的生活之中,這是對“天人合一”的古遠文化傳統的回應。

3.《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

(美)彼得·海斯勒 著

十一薦書:歪果仁的東渡記

《尋路中國》第一部分敘述了作者由東海之濱沿著長城一路向西,橫跨國北方的萬里行程 ;第二部分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而發生鉅變的鄉村——三岔村,特寫了一個農民家庭由農轉商的變化歷程 ;第三部分描寫了中國東南部一個工業小鎮的生活場景。何偉像大魔術師一樣把自己所觀察到的種種細節黏合在一起,組合成一幅陌生又真實的圖景。他的旅行,讓我們重新認識曾經被我們忽視的,甚至從來不曾關注過的一些人和事。

4.《福桃04:唐人街》

(美)大衛·張/(美)應德剛/(美)彼得·米漢 著

十一薦書:歪果仁的東渡記

對於歪果仁們來說,吃中餐是一次獨立的冒險之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唐人街都是外國的一道詭異風景,歪果仁看中餐,好比看電影《唐人街》裡那條帶著頭的魚,黑色晶亮卻視而不見的眼睛充滿了警示,它們暗示著巨大的未知。在這本書中,有人吃了在我們眼裡再平常不過的米酒,有人完全沒想到中餐之旅會成為自己一生的執著,在寫滿無數自己不能理解的食材與菜品的菜單上隨機試吃,並在中國鄉下四處漫遊……

5.《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

(美)保羅·索魯 著

十一薦書:歪果仁的東渡記

保羅‧索魯是一位想象力最奇詭的旅行作家,風格是那種穿透世俗虛偽的銳利,毫不留情,也絕不隨俗。如果你願意冒著自己的自尊也受一點點傷害的風險。索魯在一九八零年首次遊歷中國,順著長江一路南下,沿途走訪了十幾個城市。這年,他眼見的中國是個有趣的年代,人們穿著藍裝、腳登布鞋,騎著自行車穿過泥濘的街道;服務生不但不拿小費,還高喊著“為人民服務”……過了六年,保羅‧索魯再度造訪中國。這回他參加了旅行團,從倫敦搭火車穿越東西德、波蘭、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然後由邊境進入中國內地……再一路到上海、北京、廣州等人口稠密的大城,轉抵西藏山野……能夠在一塊充滿未知和變化的土地上游歷,是件很棒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