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不好的小麥,後期應該如何管理?

北方傳媒945


時間進入到11月,冬小麥目前正處於苗期生長階段,今天小幫手去田間查看了一會,有些地塊的小麥生長比較旺盛,而有些地塊的小麥,出現了生長不好的情況,甚至一些個別地塊的小麥,由於乾旱原因,還未出苗。

針對苗期不好的情況,有種植戶會有疑問了,中後期該如何管理來應對這種情況呢?為了保證產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或者說該用什麼辦法?

首先,小麥種植過程中,苗期不好的情況有幾種,比如苗弱、苗黃、發蔫、矮小等症狀,這都是很常見的,引起苗期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干旱、蟲害、溫度、種子質量等,既然已出現了這些情況,作為種植戶,就要有應對辦法,主要有以下4種:

其一、澆水

這點主要是針對乾旱情況來應對的,以目前河南大部分地區來說,已經很久沒有一次大的降雨,田間比較乾旱,一些種植戶種植較晚或者現在正處於灌溉的情況,小麥在墒情不好的農田中生長,要麼不出苗,要麼出苗後,苗期生長也不好,而澆水能大大緩解此情況。

其二、追肥

追肥適用於底肥施用不足的情況,比如有些種植戶可能為了省一些成本,在底肥上使用過少,導致小麥出苗後,營養供給不足,導致苗弱的症狀,這時候進行追肥,有效緩解苗弱的情況,不過此情況發生概率較小,一般情況下,種植戶在施用底肥時,都會施足(如果某地塊肥力貧瘠,在底肥的使用上,可適當加大用量)。

其三、注意病蟲害

當小麥苗期不好的情況時,到了中後期,一些病蟲害會趁機而入,本來正常情況下,這些病蟲害,對於生長旺盛的小麥危害並不大,但是,苗期不好,抵抗力減弱,病蟲害的繁殖以及危害速度會加快,導致中後期小麥生長受挫,最終的結果就是減產。

其四、輪作倒茬

有些地塊,由於常年的種植小麥,再加上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土壤出現板結情況或者酸性比較嚴重的情況,而在這種土壤中種植小麥,即使你水肥施用足,也是會出現苗期不好的症狀,所以,可輪作倒茬種植其他作物,或者休耕一段時間,改變土壤的一些性質,隨後在繼續種植小麥。

除了以上4種應對措施外,如果是到了後期,麥苗恢復仍舊不理想的情況下,要注意倒伏情況的發生,由於根系扎不牢,小麥先相對比較“脆”,相比正常生長的小麥,一旦遇到風雨天氣,更容易倒伏。

關於苗情不好的小麥該如何管理的問題,小幫手就先說這麼多,如果你在種植過程中,有其他好的經驗,歡迎在下面評論中分享,當然,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農民的小幫手


俗語稱"麥無二旺";"三追不如一底"。小麥苗情不好,苗弱,缺苗斷壠,說明地犁耙不到位,麥種出芽率低,播種較晚,播種時墒情不好,這時造成苗期不能成為壯苗,快速返青,分孽,茁壯成長的關鍵所在,至於病蟲害那是胡說,在天寒地凍時節不可能發生病蟲害,病和蟲處於冬眠狀態。至於凍害,對於小麥返青後成為壯苗,影響不大。

小麥苗情不好,那就預示著小麥分孽率低,是影響小麥高產關鍵的一環。現在已不可能再促使小麥分孽,儘管個別株棵上能夠分孽,也不可能成穗。

現在正是防治小麥紅蜘蛛的時候,同時兼顧小麥白粉病,小麥鏽病,待小麥揚花後,須防治小麥蚜蟲,直至灌漿期,在灌漿期還須防治小麥吸漿蟲。為了增加小麥千粒重,須澆灌漿水,麥黃水,在此期間。

間隔一週,連續噴灑三次磷酸二氫鉀,可防乾熱風,倒伏,使小麥籽粒飽滿,增加小麥千粒重。




聞聲36


苗情不好的小麥,不管是什麼原因,分年前補救和開春後補救。從播種到過春節前夕,如果麥苗瘦小,分櫱數少,只有2~3片葉,且顏色嫩綠,是播種過遲;如果麥苗發黃,是嚴重缺肥,或是乾旱造成的。


這兩種麥苗如果在“大雪”前後選擇雨雪天或澆水,畝施尿素10一15公斤,並選擇在10度以上天氣噴施一次多效唑,讓尿素迅速溶化進土壤裡,促進麥苗分櫱。如果在此階段未做以上補救措施,過年後就不要再噴多效唑了,基本苗數量己經定形了,只能在壯苗上下功夫。根據整個田間苗情,在“雨水”前針對瘦苗挑施尿素,選擇下雨天氣,以每畝5一10公斤撤施。

再結合噴施葉苗肥,爭取後期壯苗。在拔節抽穗期,再噴施磷酸二氫鉀,增加千粒重。注意麥鏽病、白粉病和霜黴病、麥蜘蛛等病蟲害的防治,爭取最大限度獲得較高產量。


xw希望的田野


一、切實做好水肥調控,滿足小麥正常發育需求。小麥中後期麥田的水分和養分供應對小麥的產量形成有著直接影響,尤其是苗情不好的麥田更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時澆水、追肥。

二、、在合理澆水、追肥的同時要注意肥料的搭配使用,中後期施肥既不能出現脫肥現象,又不能大量使用氮肥,以免造成貪青晚熟,所以要合理搭配使用肥料,要增施鉀肥,鉀肥既可以保證小麥後期籽粒形成,又可以增加千粒重。

三、孕穗至抽穗期是小麥的需水臨界期,所以這一時期絕對不能有旱情發生,如果此時缺水,將會造成嚴重減產。

四、加強葉面調節措施,結合一噴三防噴施蕓薹素內酯、復硝酚鈉等調節劑和磷酸二氫鉀、志信高硼等葉面肥,調節小麥生長,保證不會因後期管理不當造成減產。


人已醉夢難醒


苗情不好的小麥的後期應該如何管理?


先分析一下題主的問題,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從提供的照片上看,這是一個小麥種植對比實驗,以電線杆子為界作分界點,因為分界點兩邊的苗情各自基本相似,還有一個小牌子。左側苗情差的原因應該是如下幾種情況的一種:

1、小麥品種不一樣。右側小麥種子是抗凍害、抗病害的新品種,種子推廣單位提供的種子;左側是經常種的老品種,也是自己家裡留的小麥種子。

2、小麥種植使用的化肥不一樣。右側小麥是按照某種化肥,效果不錯;左側是傳統化肥使用情況。比如某農業企業為推廣化肥做的對比實驗。這種情況比較大,小牌子出賣了這一點!

3、測土配方施肥與傳統施肥的區別。這種方式一般是當地農業部門做的推廣經驗,測土配方施肥是按照小麥的化肥需求量,以及地塊缺少什麼元素而配製的施肥技術。



此對比實驗讓農民相信現在的配方施肥技術比傳統種植模式增產增收,讓農民改變傳統的小麥種植模式,新肥料配方就是比盲目施肥好!

鑑於目前這種情況,題主必須追施化肥,目前使用尿素效果最好,但不可一次多施,要勤追肥。看苗情已進入小麥返青期,題主也已經使用了追了肥料,可以再噴灑葉面肥,等到小麥拔節期再追施一次尿素,基本能確保豐收了。

為農服務,敬請關注點贊宗元三農堂!🙏🙏🙏🙏🙏🙏🙏🙏🙏

宗元三農堂


苗情不好的小麥,後期應該如何管理?

答案:苗情不好的小麥,一般有三個原因造成的,缺肥、乾旱、病蟲害。後期補救措施是,應該多次葉面噴肥,澆水抗旱,防治病蟲害。

在農村,有些農戶的土地比24較貧瘠,小麥底肥不足,開春返青追肥又不當,量少,造成苗情長勢不好。有時因春旱或病蟲害等原因也會造成生長不正常。

一,缺肥。有些耕地,地力很差,土壤貧瘠。農民在播種時,底肥單一,用量不足。開春後,追施返青肥,既不即時,量又少,小麥缺肥,長勢不好。這樣的小麥,不即時補救,減產就成定局。在小麥後期不利大量追肥,造成旺青,難於成熟。這時最有效的方法是葉面噴肥。每畝用尿素一至二斤,磷酸二氫鉀半斤,兌水200斤稀釋,還可加防鏽病和赤黴病等病的藥物。一週一至兩次,連續兩週。

二,乾旱。受天氣原因,久晴不雨,土壤乾燥缺水,墒情很底,造成小麥生長不良。有的小麥田,地勢較高,土壤墒情著,也會造成乾燥,不利於小麥正常生長。不管是久旱不雨,還是其它原因,只要土壤墒情不利小麥生長時,就要即時澆水補水。若是下雨,要即時排放麥田積水。

三,病蟲害。小麥因鏽病、赤黴病、條紋病等等,各種麥病影響,造成長勢差。有時發生粘蟲、蚜蟲等蟲害,也會造成生長不好。若是因病蟲害造成生長不好,除了繼續防病蟲害外,還要多次葉面噴肥補救。方法是每畝200水,加一至二斤尿素和半斤磷酸二氫鉀稀釋葉面噴肥,一週兩次,連續噴兩週。

總之,小麥後期生長不好,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缺肥進行葉面噴肥,缺水澆水,有病蟲害就治病蟲害。這些補救措施,力爭穩住產量,不讓減產。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在農村一般苗情不好的小麥有三個原因,一是地不好,就是農村說的三類地,也就是沙石地,這類地大都是苗情不好。二是種植問題,可能在播種時,施肥不足,或是種子不好,才造成後期的苗情不好。三是前期水澆不夠,之造成苗少地旱。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從以下三點做起:

一是趕緊澆灌水。只有及時的澆水,才能讓苗長旺,長高,長好。在農村苗情不好時,大都是採取澆水的辦法,一般很有效。

二是施肥。趕緊補施化肥,一般都是施的尿素肥,每畝在二十斤左右,不能多了,施多了,到小麥成熟期時,小麥熟不了。

三是噴打有機肥,這也很有效,具體什麼牌子的有機肥,你到農科站問一下,每畝地在十元左右。


條山石說故事


目前,小麥正處在起身拔節期,是肥水管理的關鍵時期。

冬春澆過水的麥田,垧情均可滿足起身期對水份的需求,因此,中後期管理要根據苗情,分類指導,巧施肥水,科學管理,構建合理成穂群體,促進穂大粒飽。

(1)晚抪弱苗肥水管理。凡畝總莖數在60萬左右的,以促為主,儘早澆水,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一一15公斤,或20公斤黑金珠全營養肥,延長小櫱分化,爭取中、小櫱成穂,提高畝總穗數。並實現穗大粒多粒飽。澆水後及時鋤劃,提高地溫,力爭豐收。


(2)一般苗的肥水管理。

總穗數在80萬左右的苗田,把澆水施肥移後到拔節中期。並結合澆水追施5一一7.5公斤尿素或黑金珠全營養肥10一一15公斤。

(3)冬前沒有噴除草劑的麥田,應抓住氣溫在5度以上的晴好天氣噴噴施除草劑。化學除草劑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濃度和操作方法施用,以免發生藥害。

(4)根據病蟲害疫情,如蚜蟲、紅蜘蛛等,及時噴灑農藥,降低病蟲害損失。


李彬文




小麥前期苗情不好,在後期小麥根系增加率下降,特別是拔節抽穗後,小麥根系開始衰退,對水肥吸收能力也越來越下降,這個時候要以保護小麥葉片功能為主,小麥抽穗後主要靠光合作用,光合作來源於小麥旗葉、倒二葉和穗下節間進行,光合作用生產的碳水化合物供及籽粒灌漿。



這個時候有效的辦法是噴施葉面肥,只有通過葉面追肥來延緩根系衰退,使小麥根系能有較長時間段來吸收養分和水分,同時也對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和持續生長時間有一定的影響。



小麥灌漿水要澆好,只有充足的水分才利用小麥莖葉間的營養物質向籽粒運轉,同時還能減少乾熱氣候影響,降低高溫對灌漿的不利因素,灌漿水能有效提高小麥籽粒飽滿度,增加千粒重。

小麥後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這個時期主要病害有:麥蚜、白粉病、鏽病、赤黴病等,要及時巡查,發現及時防治。防範時要做到一噴多防的效果,比如,在防治蚜蟲的藥液中同時加入多菌靈800倍液混合噴施。

歡迎大家觀注評論!


賒店有機種植


從上面看你發的圖片上看,屬同一塊地,麥苗的長勢判若兩人。農村農民萬歲只能這樣回答你,中間只隔了一個電線杆。屬同一塊地,屬一人種植管理,如果你使用的化肥是同類產品,只能說你一塊地這邊用的化肥數量少。這於冬天凍壞無一點關係。只是你心裡在作怪。


你又講同樣施肥,這邊麥苗長勢不如那邊。我只有以麥苗的種子下定論,電線杆這邊和電線杆那邊的麥種不同。不是一個產品的麥種。要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可單獨追施化肥。也不可過度澆水。

特別過度施肥和過度澆水的情況下。在肥力用不完的情況下,到麥子收割時,麥杆的上部粗過麥稈的下部。造成頭重腳輕,如果出現乾熱風,這邊的麥子提前會出現大面積倒伏。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這一塊地的麥子,基本出現的是瞎麥沒有多大收成,會減產三分之二。


農村農民萬歲最終的屬附是,麥的品種不同,麥苗的長勢不同,順其自然。要問我有什麼高招,我只能說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只能到麥收才能見高低。這也是一個老農的肺腑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