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动仪”——AI预测取得重大进展

谷歌凭借AI技术,于2017年12月13日成立了中国中心。这一举动无疑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现代“地动仪”——AI预测取得重大进展

今天,它再次点燃了地震学的热浪。谷歌的研究小组于今天在《自然》杂志上发布,他们研究出了利用人工智能布局神经网络来预测大地震后一年内的余震情况。虽然比不上直接预测大地震来的让人赞叹,但无疑称得上是人工智能迈出的重要一步。

现代“地动仪”——AI预测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记忆中对地震的预测,最深的印象便是张衡的地动仪了。无论是在电视中、电影中、还是书本上,随处都可以看见它的影子。只是原型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丢失。现在河南博物馆的模型也是由地震学、考古学和机械工程学联合研究的产物。

现代“地动仪”——AI预测取得重大进展

地动仪是通过力学去制作的预测神器,而此次AI预测,是搜集了199次大地震以及随后的13万次余震数据训练而得出的规律。经研究发现,该模型比目前用于预测余震的方法更加精准,我们暂且称之为神经网络预测。它以震中为中心,向四周扩散50公里的垂直范围和100公里的水平范围,进行发射式搜集及预测。它的预测根据并不能完全用语言解释,但也为物理研究地震学开辟了新的方向。不过暂时还不能用于因为火山爆发或其他自然灾害引起大幅地震的预测。

现代“地动仪”——AI预测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数据的丰富及系统的升级,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此款预测功能能够更加完善,也能够覆盖更多的范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