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有多可怕——科普下

黑洞有多可怕——科普下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黑洞。

黑洞其实就是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热量无限大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

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当一颗恒星死亡崩溃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的收缩,坍塌,发生强力的爆炸,恒星内部物质的原子结构会遭到破坏,这样一来原子将不复存在,替代它的将是一个一个的电子、质子和中子。当一颗恒星坍缩到这样一种程度,这时电子的互相排斥力使得该恒星不能够在进一步坍缩,那么这颗行星会变成一颗白矮星。

举个例子如果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一旦坍缩成为一颗白矮星,它的全部物质将被挤压成为一个直径只有大约16000公里的球体,它的表面引力将变成地球表面引力的210000倍。

在某些条件下,引力甚至能进一步战胜中子结构的抗拒,这个时候就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抵抗住它的进一步坍缩了,结果就是这颗恒星会坍缩到体积无限接近于零,而他的表面引力就会无限的增大。

经过漫长的时间后,这颗死亡的恒星会慢慢变成一个黑洞,因为接近黑洞的东西都被它的引力所吸引,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般,而且它又是黑的所以称为黑洞,黑洞可以吸收连同光在内的所有物质所以他是黑的。

再跟大家说说已知黑洞有多么可怕。

XTEJ1650-500(已知最小黑洞)

它的质量仅仅是太阳的3.8倍,直径只有24公里,实在银河系天坛星座中的一个双星系统中被发现的,发现它的科学家沙波斯尼科夫说:这个黑洞真正推进了最小黑洞的极限。

HLX-1

美国宇航局雨燕X射线天文观测卫星发现在NGC 5408中存在挂怪异的X射线源,存在一个115.5天的周期循环,因此天文学家们怀疑一个中等质量级的黑洞正在剥离伴星物质。然而,中等质量黑洞多年似乎一直逃避天文学家的观测,但最近发现的中等质量黑洞距离我们2.9亿光年,质量为2万倍太阳质量。

TON-618(已知最大黑洞)

是一个非常遥远和非常明亮的类星体,位于北天极附近的猎犬座,是一种极亮,宽吸收线,射电噪类星体。它包含了已知最大黑洞,是太阳质量的660亿倍。该类星体于1957年在射电波段首次被观测到。

SDSSJ0927+2943

当星系发生碰撞时,黑洞可能在碰撞中被踢出星系,在宇宙空间中开始漫游旅程。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流浪黑洞被命名为SDSSJ0927+2943,它的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的6亿倍,并以每小时590万英里(约为950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四处漂流,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有数以百计的流浪黑洞漂移至银河系。

ULAS J1120+0641

科学家们发现了可谓是最为古老的黑洞,其被命名为ULAS J1120+0641,其出生的年代仅仅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7.7亿年,而宇宙大爆炸被认为发生于137亿年前,因此这个黑洞堪称最古老的黑洞。图中是艺术家绘制的ULAS J1120+0641黑洞的景象,其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0亿倍。同时,这也是在早期宇宙中发现的最遥远以及最明亮的类星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