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先有貢川,後有永安

在封建社會,名字是不可以亂取的,特別是與皇家有關的字眼,絕對是大忌。相反,如果能得到朝廷賜名那就是絕好的榮耀。

貢川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因草蓆作為貢品進獻朝廷而被宋欽宗下旨改“發口”為“貢川”。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貢川大橋

貢川古鎮地處三明永安市,發達的水運交通使之從一個小村逆襲成重要的集鎮。上世紀50年代,鷹廈鐵路的修建給這裡多提供了一條走向世界的陸路通道。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鷹廈鐵路貢川段

這裡不僅擁有千年的歷史底蘊,如今保存下來的文物古蹟也是異常的豐富,可謂是史料十足、種類多元而又分工明確。書院、名人、宗祠、宮廟、古宅、古井、古橋、古城牆等古香古色,真是人文歷史愛好者的福音。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貢川鎮文物古蹟分佈圖

背靠後山,面向

沙溪胡貢溪兩條護城河,延城路主街,四橋路龍鳳路環繞古鎮,再往外就是明代古城牆,幾座大小不一的石拱橋連接著對岸,這是貢川鎮的大體輪廓。接下來請跟隨我的鏡頭,一起來感受這座古鎮的古建之美和古韻遺風。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已被現代建築覆蓋的貢川古鎮

會清橋:以濁會清

閩中深藏著許多風格迥異的古廊橋,但談得上精美的,會清橋稱得上其中一座。這種橋廟結合的交通建築,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多功能的,集建築、繪畫、書法、雕刻、神廟於一體,堪稱縮小版的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廊橋也叫風雨橋,更是風水橋。

會清橋的橋墩是用丹霞石砌成的,粉紅色的廊橋還是第一次見,滿滿的少女心氾濫。因該橋只能通行人,於是村民又在邊上修建了可通人通車的石拱橋,丹霞石與花崗岩交相輝映,一古一今,一紅一白,甚為美妙。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渾黃的胡貢溪與粉紅的會清橋相遇,演繹了一場廊橋遺夢。

雨天的貢川,別有一番韻味。渾濁的胡貢溪與清澈的沙溪相互交匯,形成一葷一素,一濁一清,一邊麻辣一邊清湯的神奇景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沙溪與胡貢溪交匯處

貢川古城牆

城牆是動亂時代的產物。北有長城,南有海防要塞,但鄉鎮會修建城牆的,實屬特例。貢川古城牆又稱貢堡,誕生於明嘉靖年間,也是福建內陸匪患最猖獗的時期。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高大厚重的明代古城牆

這裡的城磚就是專門為這座城燒製的,不僅體型龐大,而且重達15公斤。如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磚上印有“貢川”和“貢堡”的字樣,甚至為了保證質量,還印有燒造者的姓名。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印有“貢川”和“貢堡”字樣的城磚

有城牆必有城門,現今貢川古城牆保存下來的城門還有五座,分別為攀龍門、臨津門、新城門、小水門、延爽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攀龍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臨津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新城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小水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延爽門(西門)

探尋古街老巷

逛古巷才是遊覽古鎮的正確打開方式。巷子的神奇之處在於,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走過萬家燈火,靜看人生百態,只有親身體會才能看見真實生活,品味古鎮人情,聽見隔世離空的對話。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古巷人情

貢川城內巷道密佈,縱橫交錯,穿行在狹長悠遠的進士街巷(現改名為勝利巷)、禾鱔巷朱紫巷正順巷,古屋老宅不停地從身旁向後閃過,佈滿青苔的老牆以及磨得光滑的石板路正訴說著當年的興衰。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嚴九嶽故居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劉長燦宅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貢川古鎮最原汁原味的就是進士街巷與禾鱔巷

紋山書院

現為貢川中心小學,原為羅紋山先生的讀書處。民國時期,羅氏族人將書院基址捐作校址,沿用至今。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原紋山書院

七星古井

古井是城寨的標配,是大地的眼睛,是生命的源泉,它們深邃而明亮。

貢堡城內原有七口古井,按方位組成“北斗七星”,可惜現今僅存有四口,而我們也只找到三口。古井,滋養著貢川古鎮的千家萬戶,承載著貢川人濃濃的鄉愁記憶。不同的是,這些古井外都有青石欄板圍著,並刻有祝詞或詩句歌詞,極賦詩意。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正順廟前刻有“清冽恆久”的古井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媽祖廟旁依稀能看到裝有軲轆的古井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瓜果蔬菜重重纏繞的古井,如果不注意,很難被發現。

琳琅滿目的祠堂

重視家族觀念的中國人,宗祠是維繫血緣關係的紐帶,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教育建築。令我震驚的是,小小的貢川古鎮竟散落著眾多姓氏各異的祠堂;它們是祭祀的場所,議事的會堂,族人的榮耀,是道德標準和社會倫理的禮制中心。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宗祠是莊嚴的地方,沒議事時,大門一般都是緊閉的。

陳氏大宗祠:據說是福建陳氏的發源地,由開發桃源洞的明代通判陳源湛邀請漳泉二府的陳氏進士發起興建,其始祖就是最早定居並開發貢川的陳雍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陳氏大宗祠

幸運的是,我們過去的時候剛好趕上每年農曆八月初十的秋季祭祖典禮。祠堂內外,來自全省各地的陳氏宗親不約而同,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貢川陳氏宗親回鄉祭祖

姜氏宗祠:精緻的石雕,翹角的飛簷彰顯著族人的社會地位和榮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姜氏宗祠

除此之外,還有聶氏家祠、劉氏家祠、李氏家祠、邢氏家祠,以及嚴氏祖祠和楊氏公祠等。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邢氏家祠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嚴氏家祠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劉氏家祠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餘氏家祠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陳氏家祠

廟宇:神靈的住所

福建不愧是造神大省,獨特的地位環境造就了成百上千的神靈,塑造了數以萬計的廟宇,可見這種信仰早已在民間根深蒂固。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會清橋中間也有一座神龕

古鎮境內分佈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廟宇,

天后宮、臨水宮、東嶽宮,宮宮林立;正順廟、顯佑祠、感恩寺、慧照庵,各有千秋。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最精美的正順廟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最臨水的臨水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最荒涼破敗的東嶽宮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最安靜的感恩寺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最低調的媽祖廟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最不威震的威震廟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最易錯過的顯佑祠

嚴國材舊宅

都說建築設計看主人氣質,在貢川古鎮裡有座小洋樓就是如此,不隨波逐流,走出了自己的個性,或許這也體現了主人嚴國材的性格。小洋樓,顛覆了貢川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小洋樓現已改為老年學校,同時也是貢川歷史文化的展覽館。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仿照上海石庫門的建築風格,具有獨門獨院和圓門、葉窗樣式。

筍幫公棧

行有行規,就連最尋常不過的竹筍也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如筍業協會。貢川“筍幫公棧”就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筍業協會舊址。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位於勝利巷43號的筍幫公棧

每年閩筍收穫季節,筍商雲集於此。這裡是收購筍乾、簽訂合同、商討價格之地。有趣的是,這些筍幫人信仰的卻是海神媽祖。因為以前主要以水路為主,供奉媽祖更保平安。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鑲嵌在正廳中間的“公平石”,用來公佈當年筍價,一錘定音,以示公平。

在貢川,僅僅只是看這些古鎮是不夠的。周邊的永安地質博物館、桃源洞栟櫚山都是很好的去處。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桃源洞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栟櫚山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龜山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永安地質博物館

值得欣慰的是,當地政府已經開始加大力度修繕和保護貢川古鎮,相信不久以後將會看到一個更加乾淨、整潔的千年古鎮。但願貢川不要淪為下一個商業古鎮,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特產店和飾品攤,而是原來那個安靜、古樸的貢川。

這裡是永安貢川古鎮!

▲永安到貢川的班車

【溫馨提示】

門票:免費

特產:貢席、貢筍、貢雞、筍製品、竹製品、粿條、粿肉

交通:可乘坐【永安—貢川】的農村客運,班次很多,車程30分鐘左右。

▲史料介紹參考《貢川古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