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消息或致節後先抑後揚

馬上就到了國慶長假,但節前市場並不平靜,在多重利好的堆積下,A股展開了一波強有力的反彈,滬指成功站上60日均線,一度收復2800點關口,創業板一度也站上1400點。然而,週四A股成功“入富”,市場也突然變臉大幅殺跌,我們先來看看近期重點要聞。

一、節前重大要聞回顧

節前利好消息主要有:消費刺激政策出臺、A股“入富”、MSCI將上調A股大盤股成分因子以及美聯儲加息。

1、消費刺激政策出臺

9月20日訊,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指出: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促進實物消費不斷提擋升級 ;推進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引導消費新模式加快孕育成長;推動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

受此利好影響,次日A股大漲2.5%,汽車、航空、白酒、食品等消費類板塊齊聲上漲。

我們知道,GDP = 消費 + 投資 + 政府消費支出 +(出口 - 進口),拉動中國經濟的三架馬車就是投資、消費和淨出口,投資我們搞基建,截止至2018年8月底,全國範圍內公佈中標的PPP項目已達到11.66萬億元,總個數為8048個。而淨出口受貿易摩擦有所影響,但消費這一塊除了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其他的刺激措施還不明顯,我們有接近14億的人口數量,消費提質升級是我國經濟平穩運行的“頂樑柱”。消費帶動需求,需求帶動生產,生產再到消費,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此次消費實質性政策利好落地,看好消費增速反彈,大消費有很多分支,有機構比較看好汽車板塊。

國務院在刺激消費的文件中指出,嚴格汽車產品質量監管,健全質量責任追究機制。鼓勵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實施好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購置補貼等財稅優惠政策。積極發展汽車賽事等後市場。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通過梳理2008年至今我國的綱領性消費刺激政策及汽車相關的消費刺激政策,我們發現,綱領性的消費刺激政策對消費增速的拉動效果較為有限,而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的效果顯著。將汽車消費的刺激政策單獨列示主要原因在於汽車消費受政策影響最為明顯,在2009、2016年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的年份,汽車消費對整體消費增速貢獻率分別達到48%和39%的高位。也正因如此,我國針對單一消費品發佈政策最多的也是汽車。

關注國慶節後是否有相關配套政策出臺,A股中汽車板塊也需要重點留意。

四大消息或致節後先抑後揚

2、A股加入富時羅素指數

9月27日早晨,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定為次級新興市場地位,2019年6月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9月25日,富時羅素競爭對手MSCI公司宣佈,建議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納入富時羅素指數與納入MSCI一樣,對A股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新資金的注入。

預計短期帶來的增量資金與MSCI相當,大概在千億元人民幣左右,長期來看,A股市場的外資增量空間將達數萬億級別。

3、MSCI提高A股權重

9月26日,明晟公司(MSCI)將就上調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徵詢意見。MSCI建議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分兩個階段實施,時間點分別為2019年5月明晟半年度指數評估審議和2019年8月季度指數評估審議。

此舉或將為A股帶來2000多億的增量資金,但是需要等評估審議之後方能確定,短期對市場也是情緒面的影響。

4、美聯儲加息

27日凌晨2點,美聯儲宣佈上調利率25個基點至2%-2.25%區間,利率水平創2008年以來新高,此舉是年內第三次加息。

美聯儲加息會吸引部分全球資本流向美國,美元短期強勢,人民幣相對貶值,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縮水,對於的股票價值降低,股價下跌。

也有機構分析認為美國加息的頂點已經出現、未來經濟增速將出現下滑的狀況下,當前國內央行小幅跟進美聯儲加息的概率較大。而且,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的計劃發行表明匯率仍然有貶值壓力,小幅跟進加息將有助於緩解匯率貶值壓力。

但國內目前的樓市股市經不起加息的折騰,特別是股市持續走弱,成交量低迷,如果再加息的話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是你不加息的話,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意味著國內資產縮水。

二、國慶後上漲概率超9成

這些消息主導了前期市場的反彈,但節後市場走勢如何,我們先來看看歷史的情況,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歷年10月股指走勢與國慶節後首個交易日漲跌對比發現,當月股指漲跌與節後首日呈現的正相關。10年中,節後首日漲跌與當月股指漲跌方向一致的有八次,僅2011年、2013年國慶節後首日漲跌與當月滬指漲跌背離。

在過去的10年當中,"十一"前後,市場總共有3次成為轉折點。分別出現在:2009年上證指數在經過了2個月連續下行之後,在國慶節前一週達到階段性底部,隨後出現一波上漲行情;2010年也是經過約2個月的盤整之後,從國慶節後的第一週開始上漲,而且上漲時間超過一個月;2011年國慶節前一週大盤跌幅達3.04%,但節後一週市場強勢收復失地,大漲3.06%。今年A股在連續調整8個月之後,是否也會出現轉折呢?

近日市場持續反彈,似乎與往年節前有些不同。

第一,節前利好較多,以近三年為例,國慶節前通常市場處於調整週期,消息面也無明顯利好,但是今年不同,消費刺激政策、A股“入富”、MSCI將上調A股大盤股成分因子等利好因素提前改善了市場情緒。滬指也站上了中期生命線60日均線,但如果節前市場上漲較多,兌現了一部分反彈需求,可能會削弱節後的反彈力度,去年國慶節前上漲了4個月,節後僅僅只有一個高開。

我們看下圖近十年股市漲跌情況:

四大消息或致節後先抑後揚

上圖可以看出,節後市場上漲概率超過9成,節前市場表現不佳的年份節後通常表現較好,而節前上漲較多的2008年、2012年節後均表現一般。

第二,歷年節前強勢的板塊主要有銀行和軍工,今年軍工和銀行板塊也活躍,但時間似乎是提前了一週,在消費刺激政策利好和假期消費旺季的雙重作用下,今年消費類板塊在節前一週持續走強,其中白酒板塊領漲,我們近期也在持續推進大家關注大消費,文章後面為大家詳解。

三、節後市場預判

我們認為大盤在國慶前後先抑後揚的概率非常高。近十年來大盤節前四次下跌,節後均出現了大幅上揚,漲幅均超過節前下跌幅度。

如2010年,經過約2個月的盤整之後,當週上證指數開始上漲,並開啟了國慶節後逾一個月的上漲行情,累計漲幅超過20%。

2014年,國慶節前後大盤均出現上漲,儘管之後大盤出現近一個月調整,但是很快就開始了一輪大牛市行情。

2015年,國慶節前大盤連續下跌4個月,節後大盤迎來近三個月的反彈行情。

之所以會出現“先抑後揚”的走勢,可能是投資者擔心長假期間,消息面或者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利空,因此會選擇在最後一週暫時離場,造成市場拋壓較重。而節後市場資金回補,疊加過節期間有重大利好發佈等因素,又會推升股市上漲。

股市三季度磨底,四季度市場或將探底啟穩並進入反彈。

一是美國的大博弈策略是以戰促和,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後,特朗普“戰得選票”的動機有望邊際減弱,大博弈有望出現邊際緩和;

二是在結構性松信用、松貨幣、寬財政三發子彈的作用下,社融和基建數據有望在四季度出現企穩、甚至反彈。與此同時,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大概率會釋放削減增值稅稅率、擴張財政赤字的信號。

在擇時方面,長線資金當下可以考慮佈局;對於其他資金,調整時間的長度和估值高低均不是買進加倉的理由,應見機行事。

在結構上,建議以銀行為主的25只高股息標的作為底倉,把握大博弈、補短板下軍工等科創股的政策窗口期。消費股的殺跌空間已經有限,受長假效應的影響,大消費板塊的表現往往優於大盤。

四、三大消費板塊剖析

1、食品飲料

從16和17兩年行情看,白酒下半年的啟動基本都是9月中旬,催化因素包括中報業績超預期以及雙節旺季表現,目前仍處關鍵時間點,公司業績和基本面都已明牌,建議大家堅定信心,積極佈局。

一方面超跌嚴重,前期板塊回調較深,白酒一二線龍頭市盈率普遍都跌至20倍以下;另一方面,雙節情況開始陸續反饋,白酒終端銷售表現正常。

之前大家擔心的經濟不好,消費低迷,對白酒的影響沒有體現,信心在恢復,加上供需不平衡下,茅臺批價開始重新進入上漲通道,這是板塊上漲的一個直接催化劑。

把握次高端主線,區域龍頭將是行業成長亮點:上週,我們發佈了深度報告《再論次高端:趨勢明朗,邏輯強化,長線空間打開》,重點強調本輪次高端與上一輪有本質不同,需求支撐發展,成長趨勢的韌性和持續性都會更強;另外,白酒行業不是全面好轉,而是高端和次高端價格帶的結構性機會,由於區域深耕和壟斷控制消費升級的能力較強,我們繼續看好區域龍頭新一輪的成長機會。

建議重點關注高端、次高端價格帶的龍頭企業,白酒重點推薦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水井坊、洋河股份。

食品板塊推薦伊利股份、海天味業、涪陵榨菜、中炬高新、絕味食品、養元飲品等。

2、旅遊酒店

隨著國慶節將至,近期市場對消費股關注度升溫,部分板塊及個股逐漸開始受到資金關注,伴隨著四季度消費旺季的臨近,當下或成為佈局大消費類板塊最佳時點。而A股市場上,旅遊酒店板塊也往往會在旺季效應牽引下走出一波“習慣性”上升行情。

中秋短程出遊為主,十一長線出遊預熱。數據顯示,中秋假日期間全國接待國內遊客979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35億元。

接下來迎來十一長假,長線出遊將會成為主導,同時各地將迎來全年的客流高峰。目前仍有不少人選擇了“拼假”,出行時間更加延長,國內長線自駕遊迎來新的高峰。

數據顯示,內蒙古、四川等適合自駕遊的目的地熱度均有所上升,馬蜂窩數據顯示進入9月,關於“自駕”的搜索熱度環比增長43%。出境遊方面,日韓和東南亞各國仍是中國遊客出遊的熱門目的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中國澳門的旅遊熱度也有所上升。

目前旅遊板塊的動態市盈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疊加旅遊板塊歷來在弱市中的抗跌屬性,繼續看好旺季來臨,板塊估值修復機會。

建議關注酒店龍頭錦江股份;出境遊強勢復甦的趨勢下,建議關注眾信旅遊;景區板塊建議重點關注主題公園領域龍頭宋城演藝,以及中報業績增長持續的優質白馬股中國國旅。

3、民航機場

雙節期間,居民探親、旅遊等出行需求逐漸高漲,也拉動航空業景氣度迎來上行。

業績方面,從中報數據來看,春秋航空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上海機場、深圳機場、廈門空港3家公司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長10%以上。中國國航、中信海直兩家公司中報淨利潤也均實現同比增長。從三季報業績預告來看,僅有華夏航空一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報告期內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40%。

從估值看,中報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廈門空港12倍最新動態市盈率,中國國航16倍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低於行業整體平均值17.28倍,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配置價值凸顯。

機構評級方面,近30日內,板塊中共有7只成分股受到機構推薦,佔比近六成。其中,上海機場、東方航空、中國國航3只個股期間均受到10家及以上機構扎堆看好。此外,南方航空、深圳機場等個股,機構看好評級的家數也均達到3家以上,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