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顺地区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语文考试大纲

2018年安顺地区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

安顺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是由初中毕业生参加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要达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年版)所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作为上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良好的导向作用。

语文学科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 年级)的课程目标,并结合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进行命题。因此,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II.考试内容和要求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毕业语文学业(升学)考试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在实际考试中,考虑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一般会把其中某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考查 

L.字词积累主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能力。汉字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了解其来源,弄懂其意义及感情色彩的变化。

2.语句基础知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1)病句修改要求能准确判断句子有无语病,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能按要求对病句进行修改。(2)了解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并能正确使用。(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短语、单句的成分等,用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4)能正确辨识与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反复、借代、

设问、反问、引用等,体会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5)语言理解与运用,包括句子排序、句子衔接、语言表述、语言运用四个方面。基本要求是语言

要简明、连贯、得体。(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的基本表达方

式;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现行教材涉及的名著中的文学形象。3.名著阅读,完成课标对初中生阅读总量的要求,能概述名著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的性格;能对名

著中的某一内容或某一人物作出评价。考查范围一般限于《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名著导读推荐的篇目。(详见附录)

4.现代诗歌和古诗文的积累

(1)现代诗歌:人教版 7—9 年级课本规定背诵的篇目(详见附录)。(2)古诗文: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7--9 年级需背诵的优秀诗文 50 篇(段)。(3)课外积累:一些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富有哲理的名句、俗语、

谚语,格言、警句等。5.口语交际和语言的实际运用

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在交流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注意表情和语气,做到清楚连贯,准确负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偏离话题。说话力求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阅读能力考查(古诗文、现代文)

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考查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篇目为限(详见附录),结合我市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现代文阅读材料的考查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一)古诗词赏析考查要点

6.古诗词的赏析以《语文课程标准》中 34 首诗词中名句及字词运用为内容。(1)能理解古诗词中诗人塑造的意象;(2)能品味古诗词的炼字、炼句,欣赏古诗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在积累、

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要点7.能根据自己的文言文知识积累理解文言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能辨识课文中常见的通假字;理解文

言文实词在课文中准确的含义;能辨析古今异义的词语。能理解文言文句子在文段中的意思以及整个文段
的内容,能准确地将文言文句子或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8.品味文言文作品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9.能联系文言文作品的文化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对作品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现代文阅读考查要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及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选用阅读的现代

文,包括一般文章(包括记叙文、一般性说明文和议论文)和文学作品(小说和散文)。10、一般文章的阅读考查重点是词语的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1)理清文章思路脉络,整体感知文章(段)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2)体味和推敲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关键语句、段落含义及作用。(4)简析人物形象、情感等。(5)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对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倾向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6)根据文章(段)内容可进行的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创新题(限于浅易层级)。11.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侧重在学生对形象(性格)、情感、语言的领悟及初步的文学作品鉴赏上。(1)把握文章深刻的主旨、内涵;品析文章深刻的哲理。(2)分析文章精妙的写法;品析文章语言的精妙。(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4)与文本对话,提出“我”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我”对文本哲理内涵、写法、用语等的评价,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5)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创新题(较难层级)。

三、综合性学习水平的考查 

12.综合性学习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给定的材料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能结合所学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索;能以社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当地时事、国家时事为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能以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生态资源等为内容开展综合性学习;能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地民俗习惯、民俗歌舞、民俗建筑、民俗节日等为内容进行综合性学

-2-

习。 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关心家庭、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视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写作能力考查

13.考查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能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引导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写记叙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线索清晰,能很好地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联想合理。

15.能写一般性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用语恰当,努力做到有理有据。16.能写一般性的说明文,做到对象明确,特点鲜明,说明准确、清楚、明白。17.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法,根据生活需要,能写日常应用文。

18.命题不设审题障碍,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必须做到文体规范,结构完整。为学生自主写作

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命题形式多样化:如命题、半命题、话题等多种形式。

19.根据表达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20.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