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真的毁了中国菜么?

说起味精,不管你做没有做过饭,不管你进没进过厨房,应该都会知道这位调料品。味精之于烹饪,就好比火枪之于战争,神经药物/VR之于现实一样。起锅前,放上一丢丢味精,提升口感的同时,也增添了食客对于菜品的认知。

但是,味精,是不是真的毁了中国的美食?

味精真的毁了中国菜么?

可见, 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可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还会说味精毁了中国美食呢?

试想一下,盐多了,你们会抱怨菜品太咸;醋多了,你们会说太酸了;糖多了,你们又会白眼太甜,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样。但如果味精多了,你们并不会说什么,反而更会去称赞做菜人的手艺。

较低的成本让味精过分使用,味精的过分使用,让大部分菜肴只呈现了一个强大的“鲜”的面目。取向过于单一。

层次不丰富,下味精。

菜不太新鲜,下味精。

火候么弄好,下味精。

制作重口味,下味精。

味精真的毁了中国菜么?

不少人在怀念童年单纯简单味道的时候,一边渐渐的杜绝着味精。那时候鱼虾蟹肉,那时候的清味水煮,鲜味完全来自于食材本身。当基础口味变成了咸鲜、酸鲜、辣鲜、甜鲜,在强大的鲜味下,一桌菜之间的对比也更加不明显。一些那种纤细美妙的滋味,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感知。

味精真的毁了中国菜么?

其实,平时我们口中的鲜味,就是谷氨酸钠提供的,所以并不存在味精毁中国菜的说法。如果不是味精,那到底是什么毁了中国菜呢?

是无知、邪恶与懒惰。

大众无知,欠缺品味。只要是高脂高盐加麻加辣就是最好吃的菜,只要口味够重,大多数人都会说一句好吃。

邪恶源自于贪婪。商家对于少工序见惯不惯,能用半成品加工的就绝对不会花时间调高汤。在食材上,能用便宜的就绝对不会用贵的,能用不新鲜的绝不会用新鲜的。而很多厨师往往把最好的留给自己。黑心商家比比皆是,地沟油、复用油,后厨污水横流,老鼠蟑螂遍地是。

懒惰就在于餐饮从业者从上至下都是学徒,都是思维勤劳,身体懒惰。

另外,快节奏时代的发展,速成鸡,速成鸭,速成猪,大肆糜烂性的生长,风味大不如以前。如此一来,味精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其实,不管味精有没有毁了中国的美食,我相信吃货们还是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让美食的诱惑来的在猛烈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