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云来了?华为公布量子计算最新进展:攻克内存和网络时延瓶颈

量子云来了?华为公布量子计算最新进展:攻克内存和网络时延瓶颈

10月12日,全联接大会最后一天,华为公布了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服务平台问世。

这个平台包括HiQ量子计算模拟器与基于模拟器开发的HiQ量子编程框架两个部分,这象征着这家公司在量子计算基础研究层面迈出的第一步。

华为量子计算软件与算法首席科学家翁文康是量子计算领域知名专家,曾任南方科技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副所长,于上月正式加入2012实验室。

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纯研发部门,主要面向未来的研究创新和对业务线产品的开发投资。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中,华为去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04亿欧元,居中国第一、全球第六,超越苹果。而在研发投入中,量子计算基础研究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根据翁文康介绍,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发布的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服务平台,可用于量子电路的仿真和调测、量子算法的研究和创新、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验证等。该平台将来还会综合最新的量子技术,集成和利用相关ICT技术。

华为HiQ量子计算模拟器是基于华为云强大的计算基础设施,采用分布式架构、算法优化创新,克服了全振幅模拟器对内存容量和网络宽带时延的挑战。

对于一般的全振幅模拟器需要十分庞大的内存、使得普通云服务不能承受的痛点,华为进行了四点创新:高性能分布式内存计算框架、最优化量子门调度和融合算法、优化量子门操作算法和华为云计算软硬件优化。

华为的分布式全振幅量子线路模拟器最大可提供42量子比特模拟服务,而学术界目前全振幅模拟器最大可模拟到49量子比特,是基于世界最大的超算的模拟结果,但是没有对外提供云服务。

对于单振幅量子线路模拟器,业界已经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阿里巴巴量子实验室施尧耘团队在今年上半年研制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

“太章”成功模拟了81(9x9)比特40层的作为基准的谷歌随机量子电路,并且还模拟成功了144比特27层(12x12x27)的随机量子电路。

华为的分布式单振幅量子线路模拟器,在云上最大可提供169量子比特模拟服务(20层)。

华为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服务平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基于模拟器开发的编程框架——HiQ量子编程框架。

该编程框架新增两个图形用户界面量子电路编排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与混合编排BlockUI(Block User Interface),使经典-量子混合编程更加简单和直观。

同时,HiQ量子编程框架还兼容开源框架ProjectQ,允许用户在Python中实现量子程序。

在算法层面,HiQ量子算法库已经有10多种重要基础算法,后期还会进一步丰富。

此外,翁文康还发布了华为昆仑量子计算模拟一体机原型,包括昆仑服务器、HiQ模拟器和编程框架三部分。

翁文康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华为做量子计算会瞄准通用量子计算机,以此带动量子科技的进步,终极目标是把量子计算机做出来,但是对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目前还没有时间表,而对在不长时间内研发出专用的量子计算机则很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