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出轨,谁是受害者?

随全民热追剧《欢乐颂》收官,一度令人心疼的樊胜美终于收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甜蜜爱情。然而,在另一个关乎爱情的世界里,同样是由蒋欣饰演的女主角华莎,却不那么幸运。

三角关系里,爱情不是唯一主题

她们是独立自主的新时代都市女性,一个知性、干练,一个美艳、聪慧;她与她相遇于爱情的命运,一个以爱为名,一个以性为武器;面对支离破碎的婚姻,她几次想要“断、舍、离”;对待自己想得而不可得的男人,她不顾一切“夺、骗、迷”……婚里婚外她们为男人而战。

伴侣出轨,谁是受害者?

网上有很多人说,电视剧《守婚如玉》刷新了他对婚姻的认识。那么婚姻的本质是什么?黑格尔说:“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伦理性的爱。”高尔基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间的一切艰难困苦。”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婚姻是一种形式,是一种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1、亲密伴侣为什么要出轨?

当女主苏然被丈夫赵明齐的出轨卷入突如其来的婚姻生活危机,十五年的完美婚姻濒临破裂之时,她陷入了极度的困惑和痛苦当中。虽然丈夫多次认错并希望求得原谅,她始终难以忍受丈夫在感情和身体上的背叛。

可是,丈夫为什么会出轨呢?

从心理角度来说,出轨是一种背叛和不忠行为,但它同时也表达出一种渴望和缺失,是一种远不止于性爱的欲望。出轨的人往往渴望情感相通、渴望受到关注,渴望得到非凡的感受,渴望自己被重视。而出轨行为的核心原因是一个冷酷的事实——你无法让你的爱人一直对你保持渴望。

赵明齐在求妻子原谅时,吐露心声:结婚多年来,苏然一直忙于工作,而他要同时兼顾好事业与家庭,始终得不到妻子的支持与帮助。这让他感到十分疲倦与孤独,间接导致了他的出轨。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影视剧中,同样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伴侣出轨,谁是受害者?

另外总有这样一些女人,她们身处固定亲密关系中却总是抱怨不开心,无法得到疏解;她们既没有勇气走开,又缺乏改变自己、包容对方、自我反省的决心,内心痛苦煎熬。这样的亲密关系无疑于虚有其表,有名无实。即便双方没有实质性的出轨行为,也不会感觉到真正的愉悦与幸福,身体或情感上皆是如此。

当情感破裂、亲密关系开始动摇,该如何面对?

要知道爱原本就是很复杂的两性吸引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与渴望,需要被爱,被关心,被理解,被呵护,被真诚对待……当两人决定在一起后,彼此之间必然会有碰撞、磨合、适应和相互交融的阶段,最终建立起和谐亲密稳定的关系。

当关系破裂,遭遇出轨时,不一定非要“一刀两断”“老死不相往来”。如果出轨的一方认能够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妨尝试真诚沟通,重新建立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时候出轨是把双刃剑,被出轨的一方不一定就是受害者,出轨不仅能带来伤害和背叛,另一方面它也能督促成长和自我发现,在改变伴侣的同时,刷新自己。

伴侣出轨,谁是受害者?

2、爱情不宜偏执 过分执着的爱是伤害

剧中华莎近乎偏执的爱着赵明齐,为了让对方在乎自己,她不择手段,假装遭遇劫匪、自杀、讨好男方母亲,甚至抱着身败名裂、同归于尽的想法,绑架孩子并以强奸罪将情人送上法庭。很多人对她恨得咬牙切齿,甚至骂她贱、说她是破坏他人家庭的小三,是一个极端的“疯子”……但她并不是,她只是痴心错付,在错误的人身上付出了过于偏执的争取与努力。

性学博士阮芳赋说:性事不可执着。这里的“执着”本是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懈,不能超脱,同理至 “爱情”和“性事”上。爱和性的基础是彼此自愿平等尊重,华莎不顾他人感受一厢情愿插足他人感情与家庭的一意孤行注定要以悲剧收场。偏执的爱情往往会让自己和他人陷入了严重失衡的情感困扰中,原本美好平静的生活也被打乱。而这与爱的初衷背离甚远,甚至根本与爱无关。

又有人说,如果赵明齐和华莎之间是真爱,就该被理解和原谅么?只能说欺瞒状态下的“多爱”关系必然会带来伤害。除非,爱情于你(们)而言可以像萨特与波伏娃一样的自由独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们一样50年如一日的爱下去。

伴侣出轨,谁是受害者?

3、萨特与波伏娃:超越婚姻的终身伴侣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特与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相识相知50多年里始终没有结婚,甚至一直分居而过,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他们常常拥有各自的情人。但是他们无论在生活上、学术上还是政治生活中都密不可分,作为彼此生命中最亲密的伴侣和知己。

萨特在一次谈到他和波伏娃的关系时说:“这不仅是一种友谊,这是你在婚后状态所能有的一种感情。”而老年的波伏娃在回忆录中这样说到:“事实上我遇见了他(萨特),这是我生活中一桩最重大的事件。”

虽然他们始终没有走进婚姻,但是彼此为对方所付出的一切都远远超过配偶的概念,他们的关系俨然超越了婚姻。他们在作为亲密的生活伴侣,真诚相爱的同时,各自保持着爱情的独立自由。

伴侣出轨,谁是受害者?

4、爱情、性与稳定的亲密关系

人人都歌颂爱情的浪漫与美好,享受性爱的热烈与肆意,提及婚姻或即将建立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时,常常犹疑不决、望而却步。一部分已然进入婚姻的人,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结束这关关系。据民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2年起国人离婚率就一路走高, 2014年粗离婚率达2.7%,是2002年数据的3倍,而出轨是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伴侣出轨,谁是受害者?

主要是因为生而就有的劣根性——人往往总是难以逃脱动物性的一面,自私、贪婪、野蛮、残忍。每每遇到美好的异性,都会心生向往,渴望拥有。但是自由的边界是不伤害别人,如果不能用这样的责任感和尊重来约束自己,就会在追求自由、摆脱束缚的道路上迷失,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也会消失殆尽。

波伏娃和萨特之间的契约式婚姻,正是人类的性爱问题上约束向自由的终极妥协,免去多角关系的爱恨纠葛,获得相对自由的亲密关系,但毕竟不是主流趋势,难以被大众社会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