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泱泱華夏,禮儀之幫。2018年10月19日花堤社區“秀古風漢韻·揚華夏文明·喜迎軍運會”漢服秀活動在武漢音樂學院拉開了帷幕。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本次活動是由華仁社工、花堤社區青年黨員志願服務隊、武漢音樂學院漢服社團以及器樂演奏的學生志願者們聯合舉辦。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為了宣傳弘揚漢服傳統文化,展示漢服的魅力。漢服社團帶來的漢服走秀表演,將漢服的風韻展現的淋淋盡致。在古典音樂的背景下,身著漢服的表演者,從遠處徐徐走來,彷彿是一幅行走的中國畫,特別是最後的集體禮儀展示更是將活動氣氛帶上了高潮。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武漢音樂學院器樂表演的志願者給我們帶來的《蘇堤漫步》古風樂曲表演,他們身著漢服手姿優雅的撫弄著古箏、琵琶、二胡等各種古典樂器,一首風雅的古典樂曲流淌而出。讓在場的所有人享受了一場聽覺盛宴。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最後是我們的傳統攤位遊戲體驗,更是讓活動的參與者們讚不絕口。攤位遊戲豐富多彩,有DIY香包製作、有漢服體驗、有書法體驗、有猜燈謎、抓石子和投壺等傳統遊戲。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香囊又名香袋、香囊。香囊與荷包並非同一種物件,它是古代民間刺繡工藝品,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香囊攤位上有手法熟練的社工現場教學,在社工的教導下一個個香囊製作成形。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參與者在社工提前準備的以活動主題為字樣的書法作品空白處書寫自己喜歡的文字來體驗書法奧妙,激發了參與者的興趣,又宣傳了書法等傳統文化。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參與者可在展示臺上任選一款燈謎,回答正確即可獲取攤主一枚印章,此處體驗的人也不亞於各個攤位,可見大家對傳統文化還是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也是一種禮儀。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發揚光大。在投壺攤位上參與者有一定數量的筷子,在相應的位置參與者投進規定數量的筷子表示完成挑戰,其中有位穿漢服的體驗著投壺的身姿甚是優美,引大家紛紛圍觀。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抓石子攤位體驗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將規定數量的石子全部抓在手上才算完成挑戰,看著抓石子的人兒展現的笑容被他們深深感染著,好像自己也有種莫名的快樂湧上心頭。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參與者們行走在各個攤位旁,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香包製作攤位和書法攤位更是熱鬧非凡。最後活動在一首《雨碎江南》的樂曲中接近了尾聲。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特色,而漢服就是專屬於我們漢族的特色服飾。這傳統文化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洗禮和沉澱,希望能夠在今後的時間裡我們能夠將這種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讓它繼續閃耀魅力。

花堤社區 秀古風漢韻 揚華夏文明 喜迎軍運會

通訊員 於 璐

特約記者 顏 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