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年會暨論壇在舟山舉行

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在舟山举行

會議現場 周超 攝

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在舟山举行

會議現場 周超 攝

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在舟山举行

陳連增出席並致辭 周超 攝

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在舟山举行

技術中心主任羅續業發佈海洋能年度報告 周超 攝

本網訊 5月6日~7日,第五屆中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年會暨論壇在浙江省舟山市舉行。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連增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發佈的《中國海洋能發展年度報告(2016年)》顯示,我國的海洋能技術取得了明顯進步。

陳連增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在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支持下,我國海洋能開發利用技術和成果整體水平迅速提升,區域佈局和產業鏈條已現雛形,正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當前,我國海洋能工作面臨新機遇,全球能源結構變革,為海洋能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海洋強國、“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提出,為海洋能發展和我國開展海洋能國際合作帶來了重要機遇。

陳連增就進一步推進我國海洋能工作提出3點建議。一是統籌謀劃好“十三五”海洋能發展佈局。二是組織實施好海洋能資金項目。三是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海洋能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在會上發佈了《中國海洋能發展年度報告(2016年)》。《報告》顯示,在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及國家科學基金等的持續支持下,我國海洋能技術取得明顯進步,部分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截止到今年4月,已有數套自主研發的海洋能發電裝置實現穩定發電。其中,浙江大學開發的潮流能裝置累計發電量超過2萬千瓦時,中科院廣州能源所開發的波浪能裝置累計發電量超過1萬千瓦時,在運行潮汐電站1座,累計發電量2.03億千瓦時。2015年以來,我國科研人員在國內期刊發表海洋能論文150多篇,獲得國內專利授權近百項。

今年是我國“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有關負責人透露,國家海洋局今年1月啟動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目前已完成規劃的初稿編制,將盡快出臺。

本屆年會暨論壇由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中心主辦,浙江大學海洋研究院承辦。會議圍繞“提高裝備技術成熟度、推進海洋能應用示範”主題,設置了中外海洋能技術及裝備、海洋能應用、海洋能經驗交流3個主題版塊。與會專家學者就我國海洋能領域的政策規劃、技術裝備、示範應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來自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舟山市政府等單位及相關機構和企業的代表共270多人參加了會議。(記者 周 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