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发展中的“三”“四”“五”

植保无人机发展中的“三”“四”“五”

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12月28日讯2010年,中国的农资行业发生了一场工业性的变革运动,一种被称之为“植保无人机”的新事物写进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植保行业对于所有无人机从业者而言,不仅仅是参与其中那么简单,更是参与并推动植保时代的发展。

植保无人机

如何得到发展与认同取决于三大本质:

1.喷洒效果一定要好于人工,它独特的风场结构,在作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场,可以吹开作物,使受药更加均匀。

2.喷洒效率一定要高于人工,甚至比地面的喷雾器要高,每天作业600亩的高效率,让在人工越来越短缺,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得到了快速推广。

3.社会效益明显,随着农业经营主体和生产主体不断细分,专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加速,一部分从事植保飞防服务的组织和个人,既为中国农业解决了效率和效果的问题,同时,也通过专业化服务获得了科技所带来的效益,植保飞防能赚到更多的钱。只有机器本身能够赚到钱,才具备了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才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无人机得到发展,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仅仅是一个工具。

植保无人机发展中的“三”“四”“五”

植保无人机

在哪四大因素推动下快速发展?

1.周期性因素,推动行业动力的周期性因素,这是时代发展推动的:人工——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信息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

2.结构性因素,行业形成的动力是结构性因素:消费升级-用户需求,从产品方案到服务方案。

3.体制性因素,国家大政方针,大政策,国家补贴,地方推动。

4.素质性因素,各参与主体的模式、产品、技术、组织和管理,都进一步。

我们正在经历互联网时代所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革,也即将经历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未来的地谁来种?肯定不是过去和现在这种零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耕种模式,答案是规模化的设备来种,机器人来种,在这个时代,我们是推动者,所以农业会经历人工智能时代,经历物联网时代,经历大数据时代。

未来,单一的产品方案会逐步变成了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可以预见,我们所处的农资行业也即将发生深度变革,无人机进入农业领域,加速了整个行业转型,重新定义了产品、客户、市场、重新构造商业模式。

现在大多数飞防队的模式是游击队,打一个地方,换一个地方,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个是受限于目前土地流转的面积和速度,还有一个是区域内的种植结构单一,没有足够多的作业时间,还有就是组织订单能力的不足,不能在一个区域内做透。

飞防从业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赚更多的钱,其次是如何控制更低的成本。要想赚到钱就要有足够多的优质订单,而成本控制就要尽量少的大范围跨区,一旦跨区,费用就会增加。

现在这个行业还都是卖飞机,未来,简单的卖产品销售模式远远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以后行业的从业者,一定具有完整的服务系统,而这个时间的到来会很快。

植保无人机发展中的“三”“四”“五”

植保无人机

大致发展的五个阶段:

1.2010年~2012年,概念机阶段:这个阶段还是概念期,传播范围仅在行业内的小圈子里传播,并没有实际作业能力。这个阶段的飞机特点为,不能干活、不能赚钱。

2.2013年~2015年,演示机阶段:这个阶段飞机逐渐增多,农田里会经常看到飞机演示,作业能力偏弱。这个阶段的特点为,能干活、不能赚钱。

3.2016年~2017年,尝试应用阶段:这个阶段的飞机已经在农田里实际应用,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进入这个行业,行业模式和作业能力进一步得到验证。这个阶段的特点为,能干活、能赚钱。

4.2018年~2020年,批量应用阶段:这个阶段飞机已经具备赚钱的能力,商业模式和服务能力逐步成熟,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这个行业。这个阶段的特点为,能干活、能赚钱、规模化、专业化。

5.2021年——,广泛应用阶段:这个阶段,飞机已经完全被行业接受并不可取代,所有社会资源都知道无人机植保的用途,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产业链相对成熟。这个阶段的特点为,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金融化,行业进入成熟运作阶段。

一台植保无人机的价值到底有多大?直接体现在功能上就是一个会飞的喷洒工具,效率高、效果好。然而,一台水星一号,一年消化农药可以在30万以上,农药厂、农资渠道商可以运用机器,去消化农药。随着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去农资原有渠道将面临新的变革和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