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1、初学书法,笔线要做到平实、圆重。要学汉以前的,不要学习唐的东西,溯本求源。

2、西画的线条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必须靠点、线、面的组合。但是齐白石的一根笔线是有生命的,这就是国画的魅力。笔线它包含起笔、运笔、收笔,一波三折,哪怕是一个“点”,也必须记住有三个动作。

3、执笔不要死捏,一定要悬起来,腕不能靠着桌子,要养成习惯,这样字才写的好。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4、提即是按;按即是提,应该理解为一种综合力。王石谷说:挚在水上飘。

5、运笔尤如犁田、老翁荡桨。再形象一点:就是拿一个皮球往水里按,就像是万吨轮在大海里航行,就是这个道理。

6、中国画要求中锋运笔,尤其是初学者。中锋用笔很有讲究,如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虽然都是中锋用笔,但有变化,有差异。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7、画画要笔笔见笔。

8、练字没有条件,可以平时用圆珠笔、铅笔当成毛笔来写。空了就划上几笔,日积月累,也是有收获的。

9、切记黄老的五字诀:平、圆、留、重、变。关键是个‘重’字。

逆笔转行,这是对的。是一种更高级的笔法。

10、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不懂书法也是能作画的,无非不是国画而已。书法很重要,切不能忘了本质的东西。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11、书法越练越入迷,实质是“太极”, 太极图揭示了中国文字书写的奥秘。

12、李可染的画看看就可以了。运笔不对,所以他的笔法不能学。

13、沙孟海不够内在,林散之仅仅是黄宾虹的一些东西。看多了王蘧常、徐生翁也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还是喜欢弘一的字。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受到时代的局限性,所以说不管是哪一位大家,每个人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时代。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14、掌握笔法,这就是“资本”原始积累。有了资本,能不能成画家、大家,那就看你的天赋和综合的修养了。

15、风格的问题,你一定听过“找羊的故事”,其实这个“羊”就是你自己。发掘“潜意识”的审美倾向,归根结底是看你有没有找到你自己。

16、画画,你喜欢齐白石,那就找一本喜欢的 册页,反复临摹、研究,吃透。研究其表现法则,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关键是领悟其精神实质。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17、齐黄比较的话。齐白石天份很高,是一位天才画家,但是他的文化底蕴深度不够、广度不够。黄宾虹是一位学术性画家,比齐白石还是更有高度。

18、潘先生(潘天寿)看学生的习作,只说好与不好,不讲更多的道理,目的是好好领悟。潘先生说年青人的画展要多看。

19、画画眼高手低这是对的,眼不高,手怎么跟的上。但总不能老是手跟不上。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20、画画的人要看的懂什么是有品味的画。这就是良知。

21、画出有质量的画。哪就是良能。

22、直觉很重要。像‘煤’的感觉;像‘果冻’的感觉,这种感觉都不对,温润如‘玉’的感觉,这才是最好的。

23、同一件事往往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感觉非常重要,尤其是画画的人‘直觉’非常关键!直觉也就是‘第一念’。

24、中国画是文化、是哲学、不是技艺。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25、现在画画大师普遍,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奇怪,大浪淘沙。

26、国画的“标准”,大众不明白,就是许许多多画画的也不太清楚。这说明闻道的人少了,造成视听混乱。

27、东西文化差异比较大。东方文化看世界,往往从宏观考虑到微观,用综合思考的方法去认识世界。而西方文化正像尼釆所说的存在决定一切,从个体的意志去诠释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在判断某些现象,考察某一观点,必须具备综合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阅读古今中外大量的相关书籍,增加知识储备。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28、画画的人,经历越丰富、知识越渊愽。天赋必将充分地挖掘“潜能”,发挥强大的作用。你可以看看《荣格心理学》是怎样透过生命和生活的理解,阐述“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的一些观点。他的许多东西是从中国的《易经》中得到启发。

29、中西绘画两大高峰,内在的精神是相通的,是两大独立的体系。不可以中西合璧,但是可以相互吸收。

30、对中国文化要有信心,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消失,它将世代传承!


书法是中国画的 “命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