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修行境界好,那也只是惘然

中国的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一个“境界”二字,就能代表很多层次,很多内容。诗、词、书、画无论哪一方面都可以用这个词去形容。在修学佛法上面,有时听见师兄偶尔说起某某同修,境界很好,但是细究又不好多问。所以有时我就在想,什么是好的境界?境界到底说的是个什么感觉?什么意思?对于这个的解释,我想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结果吧。


虽然修行境界好,那也只是惘然

但是《金刚经》中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这是告诉我们不要去追求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从而无法追求究竟。但是修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感觉,就是一般所说的艳相,境界。有的会感觉放光,有的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这些有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一从座上下来,又回到了现实,对于座上的种种,个人体会有时也无法描述。座上有,座下无,这说明这个不究竟。有的人说做梦,梦到佛祖来接引,梦到佛祖在讲经,这些都是无法证实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大多数人感觉到的就是上座一段时间之后,腿疼、麻,不舒服是真的。无论是何种艳相,境界,都不是一直存在不变的,都是随着有变化的。《心经》中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显然和这种座上修的时候有、座下不修的时候无的境界是不一样的。那么可以证得,所有所谓的艳相、境界的好坏,都不是究竟,也不是修证的终点。如果停留在这样的境界当中,是无法证得实相的。它只是路途中遇见的好的风景一样,不是目的地。境界好,也惘然,因为不是目的,不是究竟。

虽然修行境界好,那也只是惘然

佛有三身,法身、化身、报身。这三身最根本的是法身,是万物的本体。寺院里面的佛像只是一个化身的形象,如果把这个佛像当成了本体,那就是著相了。真正修行所要见到的是法身,法身没有像。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不对了。佛陀在世间时,也是和人一样吃、喝、睡、行,但如果你把佛陀看待与自己一样的常人,那就是着相了,佛陀的肉身只所以要像凡人一样,那都是示现给凡人的一个方便法,如果他要是天天不用腿就自己腾空而起,说变就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或者示现各种神通,那这些表现是不被世间人所接受的,人们看到这些之后,也不会真正追求正法了,而都去证神通去了,这就违背了修行佛法的最终目的。所以佛陀的肉身虽然会没有,但是法身是不生不灭的。修证后最终见到的是法身。寺院里佛像只是一个接引,一个方便法,不要只是执着于这个外在的身相。

平时修行时的境界好与坏,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自己通往实相这条路上的风景,如果属于正确的境界,那说明路走对了,要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修行下去;如果属于错误的境界,那就要及时纠正,多学习,多验证,远离不正确的修证。仅此而已。如若因境界好而生骄慢之心,那可甚是可惜啊。无论境界好与不好,都是用分别念去做不停的分别。

愿所有走在修行路上的人,都能最终修成正果,即生成就。

虽然修行境界好,那也只是惘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