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被人嘲笑为「大猩猩」,经常被人羞辱,吐口水,你会怎么做?


澳洲15岁女孩卡拉尼因为汗毛太浓密遭到男同学欺凌,经常一个人在家偷哭,继父马克得知原因后怒不可遏,冲到公园开始呵斥那个男同学。


谁知,男同学不识趣还一副鄙夷的表情,完全没有道歉的意思。


士可忍孰不可忍啊,于是马克冲过去就是一顿胖揍。最后马克因伤害罪被逮捕,并罚款约6300元人民币,不过学校里没有人再敢欺负女儿了。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新闻视频截图)


这位爸爸的行为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强烈支持,认为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最奏效;也有人觉得这位爸爸的行为不妥,以暴制暴会给孩子树立坏的影响。


这件事情也让我陷入了深思:孩子被欺负了,我们当家长的到底应该怎么办?息事宁人?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暴力解决?谁又能保证对方不会背地里变本加厉?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童年被欺负,会影响一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针对5864名中小学生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有32.5%的人偶尔被欺负,有6.1%的人经常被欺负,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这个数据再一次证明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冲突几乎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被人欺负是一种什么感觉?


知乎网友说:「他们(欺负我的人)都走了,只有我,这么多年来,一直留在当年的教室,从未离开。」


这些阴影会让一个孩子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可能最后都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坏人,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他,永远觉得低人一等,交不到真心朋友,不敢敞开心扉....


而这些人里,有可能就有我们的孩子。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退一步,不一定海阔天空


著名心理学家帕特森做了一个实验,用于观察幼儿园里儿童受欺负的情况,实验对象是18个男孩和18个女孩,共观察33次,每次2.5小时。


实验详细记录了受害者的反应态度对打人者的行为影响。研究发现:

被打后选择不还手的孩子,下次还会受欺负,当再次遭遇欺负时,还是会继续退让妥协。而打人的孩子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


相反,如果一个儿童被欺负时立即给予反击或者寻找老师帮助,那打人的孩子就会收敛,或者行为发生改变,另觅欺负对象。


而反击成功的孩子会在下一次被欺负的时候,继续选择反击,保护自己。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味地忍让和妥协,只会让孩子身心继续受创,甚至变身暴力实施者,造成严重的人格缺陷。


因此,当孩子哭着跟你说他被别人欺负时,千万别做以下这些事:

○ 敷衍了事。不要一句「没关系」就敷衍了事,不要一句「别学别人打架」就搪塞过去,不要一句「下次躲着他走」就万事大吉,孩子寻求不到依靠,身心都会受到严重伤害。

○ 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懦弱!」这样的话是在孩子伤口上撒盐,是在强化孩子被打时的感受,只会加剧孩子的恐怖情绪。

○ 粗暴解决。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孩子就去把对方胖揍一顿,不仅不能实质性解决冲突,还容易让孩子有样学样,甚至让对方怀恨在心,难保不会伺机报复。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有位妈妈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她的孩子当时上小学三年级,上体育课时被几个小孩推倒,然后轮流拿屁股坐在他的脸上,孩子很生气,告诉了老师,但老师并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处理。


后来,孩子回家告诉妈妈,妈妈抑制住心里的怒火,冷静地询问了孩子具体情况。仔细询问才发现,这几个孩子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对她孩子动手动脚。


于是这位妈妈告诉他:「宝贝,首先你选择告诉我,我觉得你做得很棒,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就应该告诉你最爱的人。


其次你没有任何错,错的是欺负你的人,如果别人欺负你,两次以后就可以进行反击,反击后再找老师,老师不解决,妈妈去帮你解决,妈妈解决不了,再去找人去解决。」


鉴于孩子已经跟老师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老师并没解决问题,第二天这位妈妈就去找学校老师说明情况,很硬气地找对方家长交涉,终于成功解决了这个事情。


当孩子看到妈妈为他出头时,他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安全感,他明白当所有的路不通时,回家的路是通的。


只有父母敢于出手保护孩子,孩子才敢维护自己,反抗欺凌。


这就是榜样示范的作用啊。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打回去」,治标不治本


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反击,那就是简单地以暴制暴打回去吗?

非也!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一位香港爸爸给出了最好的建议:他告诉孩子,如果被别人欺负,要勇敢、坚定、大声地说出这句话:「你不要再欺负我了!不然我要打你了!」


一来,这句话是在警惕打人的孩子,要住手,否则后果自负;

二来,当打人的孩子听到突然的、极大而又愤怒的声音时,会有些害怕,从而会停止下一步行动;

三来,当孩子大声说出这句话时,也容易引起其他孩子和老师的注意。


这种应对「被欺负」的方式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效果更好。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适时反击,打不过就逃


受气包孩子得到的往往不是海阔天空,而是对方的变本加厉,让孩子从小养成不好惹的气场,更重要。


1.把革命本钱(身体)练得倍儿棒


这个建议一听有点老套,但是很有必要。有人问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小孩,有一天跑过来跟你说,妈妈,我同学欺负我,他们打我,你会不会跟他说,孩子打回去,我支持你?」


「肯定会啊,打回去之前先给我体育锻炼。」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只要孩子有运动,孩子就有爆发力,他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别人欺负。


当孩子小胳膊细腿时,别人一推他,就一屁股坐那了,那别人下次还会推他,因为觉得特好玩儿。


只有身体上变得强大了,其他的一切才有谈资,告诉他们:你们欺负得了我,但我并不是那么好欺负。

咱们长出一张不被人欺负的脸和身体,在江湖上坚决不打第一枪,但从不给敌人打第二枪的机会。


2.怼人,要讲究战术


在美国,当孩子面临欺负时,第一反应就是要直视对方的眼睛,大声喊「stop!」「你不能打我!打人是不对的!」


在咱们这也一样,记住,一定要很坚定,很大声,气势上不能输。


如果口头交涉无果,对方还肆无忌惮地欺负你,那就要实行第二步语言攻势:

狠狠怼回去!


华南师范大学迟毓凯教授教过一个很有趣的小孩子吵架的方法。


小孩子吵架,要的就是个气势!不过有的小朋友,常常词汇量有限,说不过人家就很郁闷。有了标准吵架句型,就有了一个面对别人羞辱时的气势。


迟教授亲授小池两种回骂标准句式:

「你才是……你就是……你长得就像……」比如说,人家说你大坏蛋,你就说,「你才是大坏蛋,你就是大坏蛋,你长得就像大坏蛋!」


「你说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这句杀伤力比上一句还大,简称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父子亲自演练几遍,小迟就自信满满。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3.该出手时就出手,打不过就逃


迟教授怕小迟刚进幼儿园受孩子欺负,就跟他说:

「别人欺负你,你怎么做?第一步,把他说懵。如果不行,第二步,告诉老师。如果还欺负你,第三步,开打。记住了吗?」


有的孩子可能不敢找老师,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在家实操演练了。当告诉老师时,老师不一定每次都会扮演法官,有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尝试在冲突中解决问题,在冲突中成长。


那考验孩子的时候到了,记住那三部曲,「文斗」不行,就告诉老师,告诉老师不行,直接「武斗」。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发现打不过对方,要教孩子赶紧回避并向大人求助,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唐锋卢老师在一次演讲中就说:

「几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暴力呢?有小孩推你,你还手推他,有小孩踢你,你还踢之,伤不了的。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总之要回击。有人侵犯你,你不还手,委曲求全,小孩子就容易陷入不安和郁闷的境地。」


自己的孩子不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自己的孩子不被别人欺负,这是行动和态度问题。


女儿被吐口水,父亲暴揍对方:如何教“受气包”孩子学会反击?


最后,请记住:

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找到你最相信的人,把情况与他分享,多一个人帮你分担,你可能会好受很多;

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咱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并不是你做的不好,你足够优秀,足够熠熠发光,大步往前走吧!


- End -


作者:麦子,资深幼儿老师一枚,混迹教育领域6年,没事码码字儿,和你一起成长。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