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村人養豬都要餵八到十二個月,甚至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真的是這樣的嗎?爲什麼?

藍天白雲149086980


為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八到十二月,甚至還有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

你說的有些片面,並不是所有農村養豬的都要餵養那麼長時間的,真要餵養那麼長時間的話,按現在的生豬價格,那些生豬養殖戶還怎麼賺錢?


這裡有兩個原因,一種是自家養豬自己食用的,這種豬一般餵養的都是粗糧,沒有飼料添加會生長比較慢。在很多農村都有養年豬的習慣,就是為了過年殺年豬,能吃上自家養的豬肉,痛痛快快的過上個好年。因為粗糧養殖的豬雖然長的慢,但是因為餵養的都是玉米,紅薯,野菜等雜糧,肉質會比較好,而且特別香。另一方面是可以解決家裡的剩飯盛湯,就像有些農戶家裡即便是不養豬,也會養上雞或鴨一樣。


在小夥子家鄉以前就有養年豬的習慣,小時候可沒少給家裡的豬去割豬草,大夏天割豬草的活是又髒又累。但是一到過年殺豬燉肉的時候,就感到真的是太幸福了。那時候家裡窮,平時很少能吃到肉,只有自家養頭豬,過年才能殺豬燉肉吃個痛快。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出現了很多生豬養殖戶,這些都是商品豬養殖,也就是農戶養殖生豬賺錢的,這種豬經過科學的飼料配比添加,吃的多長的快,睡覺好,四五個月就可以催肥上市出售的。再養的話長肉也比較慢,而且太大的豬也不好吃,皮厚肥肉多,肉質也容易老,不符合現在的消費需求。所以一般商品豬要求標準是150到180斤左右,超過這個標準就不好賣,也賣不上價錢的。

所以題主說的情況,就是那些家裡養豬過年自己吃的,因為不是飼料餵養的原因,所以生長會比較慢,如果家裡沒有什麼大事的話,一般都是養到過年才會宰殺食用的。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幫忙點贊關注,我會每天為你分享,更多有趣好玩的三農信息!


賣柚子的小夥子


有人說農村人養豬都要喂8-12個月,甚至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真的是這樣的嗎?

的確有這種情況,但是主要是集中在農村個人家養的數量減少的人家,一家可能就養個1-2頭這種的。如果是養殖場那種的,哪的賠死,飼料錢都賺不回來。


農村個人家散養豬一般是不喂商品飼料或者在子豬較小時喂一段時間的商品飼料,之後就是喂米糠、麩皮、豬草、玉米麵等綜合性的農村較為常見的飼料。其中麩皮比較有意思,除了纖維素含量高之外基本上沒什麼別的營養。而且纖維素高還刮“腸子油”,所以也有的人說麩皮子餵豬越喂越瘦。

由於這些常見的農家飼料養分含量低,豬長的也比較慢,但是瘦肉的含量要比大型養豬場的瘦肉含量高。而且由於生長較慢,豬肉、骨骼、內臟的養分沉積較為正常,不會因為是速生豬骨頭缺鈣熬湯也缺鈣的情況。最大的特點在於生長慢,豬肉也要比速生豬的肉有味道,香。瘦肉的顏色是深紅色,而非速生豬的那種粉紅色。



對於說至少喂8-12個月才能殺,是比較正常的。長的慢,殺太早了沒有肉,吃啥啊是吧。所以,我建議您有機會吃點這樣飼養時間長的豬肉,無論是營養方面還是口感方面都要比市場上的速生豬好很多。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為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八到十二個月,甚至還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不過也說得是實情。在農村裡以前養豬,確實要養很長一段時間。農夫還記得十多年前,家裡每年都養豬。而一般是在每年出了春節之後,才去集鎮上購買小崽豬,然後一直要養到過小年的時候才殺。

也就是說每年差不多就是在農曆二月份,一直養到農曆十二分月份的樣子,足足要養十個月左右。在我的家鄉有個習俗,那就是年豬一般是從過小年那一天才開始宰殺,所以飼養的時間比較長!除了這個習俗以外,還有就是希望能多賣點錢。

農村裡養豬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自家吃,另外一個是用來賣錢。而那個時候養豬都是不吃飼料的,就是自家的一些雜糧和蔬菜、剩菜剩飯及豬草。所以豬長得不大,要想養得大一點,就要時間長一點,這樣賣的錢自然就多一點。豬太小了就殺掉了是不划算,這筆賬農民都清楚。

而且還有一點,太早了宰殺掉,那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這樣在春節的時候吃的肉就不新鮮了。尤其是在過去沒有冰箱,每戶人家所留的豬肉是比較多的,要吃很長一段時間的。時間過早,遇到好天氣,豬肉還會發臭哦!


農夫也瘋狂


為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到十二月,甚至還有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

從小在農村長大,一般都是進了“臘月門“(距離過農曆新年1個月的時間)才能殺年豬的,感覺離年越近,殺年豬的意義也越大,越有年味兒,豬肉也越香,年豬宰殺的越晚,讓我們對年的盼望越熱切……這是自己的感知,然而也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記得小時候,即使家裡再窮,母親都會養上兩頭豬,一方面是為了免得吃剩下的飯菜和磨糧剩下的糠麩、刷碗刷鍋水等白白的扔掉,另一方面也是賣掉一頭豬增加點收入,再宰殺一頭豬,即使賣掉了大部分,還會剩下一些肉過年吃。每到進入冬季落雪之後,就總問母親,什麼時候殺年豬,一旦母親確定了殺年豬的日子,就盼啊盼的,有時是一天一天的數著日子,可是每次年豬殺的都很晚,最早的也得進臘月再殺。



年豬殺的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由於那個年代(七八十年代)條件都不好,殺早了,過年的時候肉就吃沒了,因為每次殺豬,一頭豬分四角,得賣掉三角,剩下的一角豬肉殺豬當天就得吃掉一大半,因為每次殺豬都要請七大姑八大姨的,鄰居街坊的都要請,關係特別好的吃完臨走時還要切一塊肉待會去給家裡人,所以請親戚朋友吃完就剩不了多少了,如果年豬殺早了,過年只能吃豬臉了。




現在條件好了,其實早一點殺年豬也無所謂,是多年延續下來的習慣,讓大家仍然要晚一些殺年豬,似乎大家對吃豬肉已經並不認為有多重要了,更多的是賦予了慶祝豐年、親朋聚會、新年祝福等一些文化內涵。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為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八到十二個月,甚至還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

現在農村養豬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30年以前的農村幾乎是家家養豬,誰家都是春天買豬苗,最少要養到春節才能殺豬,為什麼要養這麼久呢?

農村笨豬的生長需要時間長,現在的豬都是飼料豬、商品豬,天天喂飼料添加劑的商品豬幾乎是130-150天就可以出欄,而農家自己餵養的笨豬由於不添加飼料添加劑,所以生長的也慢。而再30年前,農民喂得豬連苞米都很少吃,因為喂不起,所以農村的孩子每天必備做的工作,就是放學去打豬草,以填補豬飼料的不足。那個時候養出的豬即使生長了一年也不會太大。

雖然笨豬生長慢,但是口感絕對是美味,在老家農村,只要誰家殺豬,那是大家爭搶的好東西,都得提前打招呼預留。特別是誰家有養的兩年的笨豬,那更是供不應求。這種豬肉吃起來非常的香,肥膘很厚,味道很香。這才能讓你回味一下當年的豬肉味,當年吃豬肉香的感覺。

只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也因為各種原因不養笨豬了,所以農村笨豬更是搶手的好東西了。很多城市裡的親戚朋友都知道笨豬肉好吃,可真想買點,還確實挺難的,那個才能算是真正的豬肉,完爆市場上的飼料豬、商品豬。

為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八到十二個月,甚至還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農村養的笨豬肉大家喜歡吃麼?歡迎大家留言,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有人說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八到十二個月

這種說法是對的,但不是所有的豬要養那麼久,據一些養殖資料上講,豬如果喂飼料的話,一般三個月就可以出欄,如果再喂下去豬是不會長肉的,所以如果在農村專職養豬的農戶,一般都是三個月選擇將豬出欄售賣掉。

但你說的農村人養豬要喂到八到十二個月也是存在的,要知道在農村一般都是在農閒時養家畜、家禽,也就是一開村的時候,然後趁著農忙季節沒來之前,講這些都先圈養上,這樣跟農忙時間不衝突的,但由於早些年農村物資匱乏,所以肉類、禽類、蛋類都靠自家自給自足,平時殺雞宰鴨就差不多的,這個豬與其說是喂到八到十二個月,不如說是活到八到十二個月。在農村殺豬的情況只有那麼幾種,喜、喪事,逢年過節等。所以所謂的豬一般在沒有特殊事情的情況下,大多都是過年殺來吃的。

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什麼?

的確是這樣的,但近些年已經看不到那種“老豬”了,畢竟現在的科學養殖這麼普及,已經很少有用本糧食去養豬,且養那麼久。一般都是三個月出欄,用飼料摻合一些添加劑對豬進行催長。

至於題主所說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很好理解,農村人在乎的不是這頭豬合算不合算,而在乎的是過年的菜,與其說養著豬,不如說是養著這道菜到過年食用。尤其是在我們東北,誰家殺老豬(母豬除外),家家戶戶都會去買一點豬肉回來,一般這種豬都是村裡內銷的。價格也會比飼料豬貴一些。


村長王富貴兒


問題:為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八到十二個月,甚至還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

對於在農村生活的人們來說,對於餵豬這個事肯定不陌生,因為在過去的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頭豬,但過去人們養豬的方法及飼餵的東西和現在有很大的差別,我們都知道,現在一頭育肥豬出欄有四個月左右的飼養時間就夠了,可過去農村養的豬卻要飼餵好長時間,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記憶中的農村生活裡,那會兒每天下午放學回家必乾的一件農活就是幫豬尋草,各種綠色的雜草割上一揹簍,可這一揹簍也只夠豬吃幾天,那會兒家裡養的豬以吃青草為主,然後每頓再倒入洗鍋的飯湯水,再加入一漏勺麥麩和玉米麵的混合物就可以了!一天喂三頓,每頓剛青草都是半籠子。雖然看似吃的比較多,但沒有多少營養物質,豬吃了不好好長膘,所以必須喂的時間長一點,後來人們發現這樣飼餵的豬肉非常的好吃,也都採用這樣的餵豬方法了!之前之所以這麼餵豬,完全是以為沒有多餘的糧食餵豬,只能靠青草和潲水來養豬。



雖然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豬肉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突然發現還是原來早些時候農村喂的那種豬肉的味道好,瘦肉率高,因此,現在農村再餵豬給自家吃的時候,也是儘量不吃飼料,採取青草及剩飯湯來喂,而且時間也是喂足一年,到年底的時候宰殺了吃!很多城市消費者到這個時候也會到農村來尋找這樣的美味豬肉,哪怕價格貴點也是可以接受的。大家有多久沒有吃到過這樣喂的土豬肉了呢?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扶貧達人團成員,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自2000年以來,農村大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倉裡的糧食多了。雖然豬的生活也得以提高,老家農戶一般春節過後氣溫回暖就買小豬。喂到冬月尾臘月初殺,燻臘肉。因為玉米,黃豆,稻穀也添加成了玉米的主糧,所以我家的豬一頭一年也能長300斤左右,全年不喂飼料添家劑。這種豬肉肥而不膩,有嚼勁,瘦肉不粘鍋。但要說養殖成本都是虧本的,還不算人力,主要我們那裡偏遠,糧食變成錢較難,紅薯,土豆產量也不低。這種豬毛重比飼料豬貴兩元左右。我家的都不賣,臘肉幾兄妹,外出時帶幾塊和同事分享,再就是給城裡的親戚送一些。留下足夠一年的肉,放進穀倉用穀子蓋好或者掛在灶頭上面不生蟲不變壞。

以前餵豬時間更長,頭年十月左右就買小豬了,因為玉米,黃豆穀類沒有進豬的餐桌,豬就吃土豆和紅薯,還要摻很多野菜,野草,所以豬還長得比較慢,而豬還喂得較多,要賣幾頭換點肥料種子錢。這樣的豬肉雖然好吃,但都不這麼喂,因為過年就是一家人團聚,走親戚的最佳時期。如果老是惦記著圈裡的豬沒喂也玩不好,加上天氣冷,洗紅薯,蘿蔔手都涼得不行,所以農民都改了這個養豬時節了。


張文229


好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八到十二個月,甚至還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

農民養豬的初衷主要是為了使剩飯剩菜、多餘的或者老掉了的蔬菜能有一個出處,這也就使其與專門的豬場養出來的生豬有很大的差別。其差別主要表現在;散養豬增長速度慢,生長週期長。當然,最後散養豬的味道也是飼料豬完全不能相比的。這就是農民養豬為什麼要超過八個多月才宰殺的原因。

農民養豬時間長的第二個原因是利益。散養豬不像飼料豬,一般長到百多公斤就會馬上銷售掉,因為飼料豬太大了之後成本與效益只會越來越低。而農民散養的豬才完全相反,如果在百公斤大的時候宰殺掉,其利潤是很低的,在農村農民家養的豬一般都會餵養到250斤以上,因為農民的家養豬主要是靠青苗蔬菜餵養,餵養的糧食可以控制在以前的水平,成本相對純粹的飼料就會低很多,且這時候豬的生長速度終究還是很快的,多堅持一個月就能多賺一月的利潤。

再後就是,農民宰豬時間很受節日的影響。在我國各個重要的農曆節日中,農民就如趕著湊熱鬧一樣,外出的人基本會回家團聚,這時候再宰殺豬其銷售是很快的,基本在未宰之前就會被定的一空。如果自家的豬還達不到完全宰殺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拖到下一個節氣,這就是有些豬超過了一年才宰的原因!


小之草


為什麼農村人養豬都要喂到十二月,甚至還有超過十二個月才宰了吃?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 現在養豬村裡並不多見 養不夠本錢 要麼逢年過節才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