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讀懂「阿米巴模式」

文 | 楊劍鋒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學習和嘗試導入阿米巴模式,衍生出的各種培訓課程和諮詢項目更是為阿米巴模式增加神秘感。剛剛接觸阿米巴模式的老闆以及公司的管理者心中難免產生很多疑惑和問題,下面我們通過三個核心的問題與思考來嘗試講清楚阿米巴。

一問:阿米巴是什麼

全員經營的創新組織模式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時代、行業、人才都在發生巨大的、前所未有的變化,90後、00後已經開始登上職場舞臺,每個企業也都在尋求變革以適應外部的變化,而走在企業變革前沿的就是公司組織機構的變革。

從傳統的直線型組織機構到職能型組織機構,從事業部制的利潤中心、成本中心到自主經營體,當今的公司基本都在尋求一種能夠讓員工自發工作,管理相對扁平化的組織機構,而阿米巴就正是這樣一種劃小單位、細分組織機構,實現全員經營的創新組織模式,在阿米巴組織模式下,公司被分成多個獨立經營的阿米巴,各阿米巴以客戶為中心,按照事業發展的狀況自由地分割、整合、增殖、靈活運行。

共有的利他文化平臺

“敬天愛人”是稻盛哲學的根本,所謂“愛人”即是“利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利他的哲學是阿米巴生存的土壤,而“他”是誰呢?

“他”是顧客,阿米巴經營要“貫徹顧客至上主義”;

“他”是夥伴,“為夥伴而工作”是阿米巴經營的真髓,“為夥伴盡力”是構成阿米巴經營模式的基礎,阿米巴經營“重視夥伴關係”,公司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不是基於權力或權威的上下級關係,而是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互相理解,互相信賴;

“他”是公司,每個人都要時刻具備自己是公司一員的意識,要維護並發展自己的阿米巴,但同時還必須擁有利他之心,優先考慮公司整體的利益;

“他”是世人,這是更崇高的利他行為,也是公司發展的美好願景與大義名分,當公司每一位員工都共有了公司的哲學,也就共有了公司的願景,也就共有了公司的目標。

反覆覺知的自我精進系統

精進是阿米巴的靈魂,阿米巴的運行也是PDCA螺旋上升的改善系統,而精進的前提就是覺知,而且是反覆覺知。

首先,通過每月、每週甚至每日的單位時間核算以及相互之間的比較,每名員工能夠覺知到自己的工作哪裡做得不夠好,哪裡還有潛力可挖,員工的經營意識、競爭意識便被激發出來;然後,通過不斷地採取措施,不斷地去改進,提高阿米巴的單位時間附加值;最後,通過PDCA的循環,不斷追求高目標,實現個人與組織的精進。

培養經營者的人才運營平臺 

一位教授曾經問華為任正非:人才是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任正非的回答則出人意料:“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阿米巴經營正是培養經營者意識人才的完美教育體系,也是一個凝聚和管理人才的完美運營平臺。被授權經營的阿米巴領導人會產生經營者意識,會萌生作為經營者的責任感,從員工立場,變成了領導人立場,從“幹多少時間,得到多少報酬”變為“自己賺錢、向部下支付報酬”的立場,從“利潤與我無關”變成了“像老闆一樣關注利潤”的立場。

市場掛鉤的經營會計體制

會計是“現代經營的中樞”,稻盛和夫曾將企業比作天空中飛行的飛機,而會計不僅僅告訴飛行員已經飛了多遠、多久,更重要的是告知飛機現在面臨的狀況:高度、速度、姿態、方向、天氣、油耗等。這一比喻直指會計數據滯後會影響經營的命門,所以,面對對於傳統會計一竅不通的質疑,稻盛和夫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不懂會計怎能經營企業!”

建立與市場直接掛鉤的部門核算是稻盛和夫獨創的經營會計,核算的不是過去的數字而是“現在的數字”,這樣才能夠快速傳遞市場信號。管理會計系統是通過簡單的總收入、總費用的核算,清晰地展現經營單元的收益情況,它可以適當與財務會計系統分離,實現業績量化、提高企業效率的目標。

二問:阿米巴不是什麼

曾看過一本名為《阿米巴不是什麼》的書,該書系統全面地闡述了阿米巴經營認知的誤區,在這裡我們站在企業剛剛接觸阿米巴的角度,將最常見的誤區作如下闡述。

生搬硬套的管理工具

阿米巴不是管理工具,而是一種經營模式,而且更不能生搬硬套,機械的拿來主義或即插即用的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正確的做法是將阿米巴經營模式與公司經營實際有機結合,甚至可以進行適當的修改與創新,只要不偏離阿米巴經營的本質,就可以活學活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阿米巴真正落地。

算賬分錢的績效考核

阿米巴注重算賬,但不能關注分錢,實施阿米巴經營的很多企業,把“單位時間附加值”作為績效考核的一個依據,你的附加值高,就給你獎金、發紅包。這樣做偏離了阿米巴模式,阿米巴不僅是物質分配,更是全面薪酬管理與激勵機制,這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工資,第二部分是福利,第三部分是成長的機會,第四部分是企業文化。阿米巴模式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是四個方面的均衡平衡體系。企業不能只重視其中一點,如果僅偏重於物質這一塊,淡化了其他的因素,那麼阿米巴模式一定會偏離正常的軌道。

所以,阿米巴不是採用成果主義的分配方式,不能簡單將阿米巴的核算結果與員工的收入直接掛鉤,當然現在的社會不單單是壓力山大,房貸、車貸、教育等支出壓得人喘不過氣,通過阿米巴經營的模式提升整個公司的經營體質,不斷精進實現公司目標,才能真正穩定長久地賺錢,這也就是公司關注員工幸福感,員工將公司作為自己的企業進行經營的真諦所在。

甩手掌櫃的經營法寶 

阿米巴是一個創造高收益的經營法寶,這一點不管從稻盛和夫經營京瓷、KDDI,還是改變日航,或是中國國內成功導入阿米巴經營的案例中,都能得到肯定的答案。但阿米巴絕不是解放老闆、可以讓老闆退居二線的經營秘籍,因為阿米巴首先就是領導人的率先垂範。稻盛和夫將日航拯救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歸於領導人的背影管理。只有領導人發揮出作用,阿米巴才能有效實施,如果自己不身先士卒,那阿米巴模式的落地絕無可能。

當然,“老闆解放”的狀態並非不能完全實現,只要不斷“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就可以從日常的具體管理事務中抽身,轉而專注企業的戰略發展決策,隨機應變地穿梭於“前線”與“後方”,從而更大程度地實現“率先垂範”與“領導作用”。

三問:所有企業都可以引進阿米巴嗎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不一定”,因為沒有什麼經營模式能夠適合所有的企業進行導入,而稻盛和夫在《阿米巴經營模式》一書中回答過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是”,那麼為什麼是這樣一個肯定的答案呢?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靈活多變的體制

首先,在前文中所述,阿米巴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它不要求企業生搬硬套,而本身也是在不斷地變化與精進。所以,在企業引入阿米巴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企業的經營實際進行調整,前提是不偏離阿米巴經營的本質,即前文所述“阿米巴是什麼”以及“阿米巴模式的三個目的”:建立與市場掛鉤的分部門核算制度、培養經營者意識的人才、實現全員參與的經營。

阿米巴模式的原點在於“作為人,何謂正確”,原點不斷髮展,產生了京瓷哲學與阿米巴模式,所以無論如何變化,原點是不變的,而原點正是企業經營的道,所以我們的企業只要守住這個原點,就領會了阿米巴模式的精髓,就可以引入阿米巴的各種管理思想與方法。

以心為本的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經營企業已經從經營產品、經營市場開始轉向了經營人心,這是大勢所趨,只要經營好人心,那麼產品自然就會做成“劃破手的產品”,市場也一定會不斷“拓展疆土”,阿米巴模式正是這樣“以心為本”的經營,這樣的趨勢會引領我們的企業快速成長與發展。

持續精進的系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阿米巴的靈魂是精進,強調的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也不僅僅適用於我們的企業經營,也適用於我們的家庭經營和個人成長,企業要發展,家庭要幸福,個人要成長,都應該學習和實踐阿米巴的經營哲學與實學,所以可以這樣肯定地講,所有的企業都適合引入阿米巴。

阿米巴是企業經營之“道”,也是企業經營之“法”,但不是一成不變的“術”與“器”;阿米巴強調的是“合”,但通過的是“分”的手段得以實現;阿米巴是一個整體,但我們可以在不偏離本質的前提下利用它的某一個“點”,再通過“點”不斷延伸與展開;其實,阿米巴並不神秘,它也一定適合你的企業經營,只要你輕輕地擰一下意識的閥門,阿米巴的能量便會源源不斷。

華為高級經理、阿米巴經營本土化實戰專家邢美榮帶來的【阿米巴模式定製化落地13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方的藍色字體“瞭解更多”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