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

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

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

老杭州大概有印象,在定安路与劳动路之间,隐匿着一条宽五六米、长只有几百米,再普通不过的小巷,名叫“红门局”

像杭州其它的地名一样,“红门局”也有自己的由来。封建朝代,杭州民间丝织业发达。由于文武百官所穿服饰需大量绸缎缝制,故从吴越国开始,杭州便设有官府织物机构,专事采办、制作丝帛织物以供朝廷百官和豪门权贵享用。到了明代,杭州丝织产业已颇具规模。明永乐二年(1404),朝廷在御史台旧址专设织造局,负责织染绸缎,为皇室制作凤冠龙袍、纶巾缎靴。

杭州织造,指的就是“红门局”,因朱漆大门气势非凡而得名,流传至今。拂去历史的尘埃,这里不仅曾是明清皇家御用丝绸生产基地,还是皇帝南巡到杭州时下榻的内行宫和设在江南的密探机构。

由于红门局可一纸密折直达皇廷,权势通天,左右着地方官员的命运,是当时杭城顶级的文人商贾会所,名流望族云集,冠盖一时。清雍正年间,江宁织造曹雪芹家和苏州织造李煦家先后被查抄,孙文成也被革去杭州织造的职务,全家搬到北京。自此江南三大织造家族由盛转衰。如今,浮华散尽,只有“红门局”的地名还默默记着当年的春风得意。

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

红门局定安路路口

(摄于1987年)

后来,杭州的红门局毁于太平军战火中,连遗迹都荡然无存,唯有地名保留了下来。民国年间,这里逐渐变为民居,盖起了大量富有情调的花园洋楼别墅。其中 65号建筑是一幢建于民国时期的三层三开间花园洋房,青砖实叠,坡屋顶,占地面积2.358亩。房前屋后均有花园。

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

建筑一、二层设内门廊,左右呈转角楼状,房间钢窗蜡地,铸铁的栏杆、扶手,宽大的楼梯盘旋至三层阁楼。整幢建筑细部雕饰精致考究,带有独特的西方古典主义城堡别墅的韵味。

几百年前,杭州这扇朱红色门内就颇为神秘!竟和当时朝廷有着密切关联~

1946年,杭州第一纱厂总经理张文魁以厂内存款黄金420两,买进此幢花园洋房。著名民主人士、曾任杭州市副市长的余文森也住过此楼,后收归国有。2004年5月,红门局65号建筑被杭州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以文物的形式存活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