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交車墜江真相曝光:竟然是一個人害死了一車人?!

重慶公交墜江原因公佈了。

不是突然爆胎,也不是遭遇車禍,僅僅因為一位乘客與司機發生爭執,就害死了一車人。

這樣的結果,讓許多人一時無法接受。然而,在看完整期事故的前因後果之後,才明白這起墜江慘劇,本就不應該發生。

根據官方通報,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9時35分,乘客劉某在龍都廣場四季花城站上車,其目的地為壹號家居館站。由於道路維修改道,22路公交車不再行經壹號家居館站。當車行至南濱公園站時,駕駛員冉某提醒到壹號家居館的乘客在此站下車,劉某未下車。當車繼續行駛途中,劉某發現車輛已過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下車,但該處無公交車站,駕駛員冉某未停車。10時3分32秒,劉某從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駕駛的冉某右後側,靠在冉某旁邊的扶手立柱上指責冉某,冉某多次轉頭與劉某解釋、爭吵,雙方爭執逐步升級,並相互有攻擊性語言。10時8分49秒,當車行駛至萬州長江二橋距南橋頭348米處時,
劉某右手持手機擊向冉某頭部右側。10時8分50秒,冉某右手放開方向盤還擊,側身揮拳擊中劉某頸部。隨後,劉某再次用手機擊打冉某肩部,冉某用右手格擋並抓住劉某右上臂。10時8分51秒,冉某收回右手並用右手往左側急打方向(車輛時速為51公里),導致車輛失控向左偏離越過中心實線,與對向正常行駛的紅色小轎車(車輛時速為58公里)相撞後,衝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


公交車的黑匣子裡,清楚地記錄下了乘客劉某與司機冉某是怎樣互不相讓,整車無辜的乘客又是怎樣在悲劇到來之時發出慘叫……

乘客無視社會規則,與正在行駛的司機爭執動手;司機控制不住情緒,一邊開車一邊動手反擊……兩個人的互不相讓,最終釀成了大禍。

乘客本來只是錯過了一站,可就因為自私和衝動,讓整車的13個人錯過了餘下的半生。

這讓我們不禁感慨:

身為一個成年人,懂得遵守規則、學會控制情緒,究竟是多麼重要!!!

因為不尊重規則釀成的大禍,不是第一次了。

安徽蕪湖某路段監控曾經拍下過非常驚人的一幕。

一名男子為了抄近路,突然從路邊的綠化帶衝出來,隨著一聲悶響,男子被疾馳的車輛撞倒在地,事後被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身亡。

​其實,為了防止行人穿越馬路,路邊都設置了鐵絲網。

而且,在距離該男子前方百米處就有人行天橋。

就因為想少走一百米,於是衝破鐵絲網,全然無視交通規則,遭遇不幸也只能算是自食其果。

然而,這次的公交墜江事件告訴我們,有時候一個人的不遵守規則,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還可能連累更多本來就無辜的人。

不遵守規則的下場,有時候殘酷到超出我們的想象,甚至根本等不到你後悔,一切就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無法控制情緒發生的慘劇,也不是第一次了。

還記得兩年前發生的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咬人事件嗎?

當時,有位遊客跟自己的丈夫發生爭吵,在虎區下車吵架,最終她被東北虎拖走,受了重傷;她的媽媽因為救她,被東北虎咬死。

還記得一年前發生的武漢麵館殺人事件嗎?

老闆姚某和食客胡某因為某些事情引起爭執,爆發激烈的口角,緊接著兩人發生肢體衝突,隨後胡某拿起菜刀將姚某砍殺。

還記得刷爆朋友圈的“因為一句話,妻子開車撞死丈夫”的慘劇嗎?

一對夫妻在家中吵架,妻子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出,準備開車離開。丈夫擋在車前,不讓她走。突然間,妻子一腳油門,丈夫被重重地摔了出去,後腦勺磕在了人行道邊的石沿上,當場身亡。

還有這次重慶公交墜江事件裡,怒氣衝衝的乘客、毫不相讓的司機……

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往往就在控制情緒的一念之間。

人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極易被憤怒和狂躁支配,智商幾乎為零,失去理智,從而做出事後萬分後悔的事。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為了一時的口舌之快,釀下遺憾終生的苦果。

如果時間真的能倒流,我們多麼希望這次的慘劇不會發生。

我們不禁會想:

如果乘客劉某當時聽到了司機的提醒,按時下了車;又或者,在發現自己坐過站之後,沒有逞口舌之快,而是儘快下車;

如果司機當時控制住自己,拒絕與乘客劉某爭吵;又或者,在發現事態惡化的時候,沒有急著還手,而是牢牢把控方向盤;

如果車上的全部乘客,能在雙方發生衝突的時候,出聲調解或是幫忙勸阻;

……

如果這樣,重慶公交墜江的慘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車上13位無辜的乘客,是不是就能順利下車、平安回家?

只可惜,世上沒有如果,悲劇已經發生,再多後悔和譴責於事無補。我們只能吸取教訓,努力讓這樣的慘劇不再重演。

保護司機固然可行,可治標不治本。正如網友所說的,“任何公共場所碰到這種自私、無規矩、無道德、無修養的人,都是一種悲哀。”

我們要做的,其實不是保護司機,而是保護我們自己。

首先,我們要學著控制情緒,學著做一個有教養、有道德的人。生而為人,一個人真正的優雅,就在於管理情緒。

其次,如果真的碰上這樣沒有道德的人,不要再覺得事不關己,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自己和他人,避免慘劇的再次發生。

唯願逝者安息,生者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