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達礦業業績持續增長 志在銀業龍頭

盛達礦業(000603.SZ)發佈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收、淨利潤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95.13%;淨利潤為2.53億元,同比增長45.03%。

較早之前,9月28日盛達礦業公告《重大資產購買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擬以12.48億元的價格,收購盛達集團持有的金山礦業67%的股權。意味著繼2017年收購東晟礦業後,盛達礦業將再增銀礦儲備。

分析指出,通過三季報數據顯示,盛達礦業在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大幅提升,收購大股東旗下金山礦業股權,增厚了盛達礦業的資源儲量,保障業績穩定持續增長的同時有望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

行業景氣度回升盛達礦業業績持續增長

今年以來,受消費轉暖、環保趨嚴及供給側改革造成供給短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色金屬產業總體穩中有升,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

國家發改委10月30日最新披露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4027萬噸,同比增長4.2%。1-8月,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利潤315億元,增長13.8%

資料顯示,盛達礦業擁有銀都礦業、光大礦業、赤峰金都、東晟礦業等4個大中型銀鉛鋅多金屬礦山,目前正在收購的金山礦業銀金屬儲量3,700多噸,收購完成後盛達礦業儲備的銀金屬量將超過8000噸,成為A股市場的銀業龍頭。

報告期內,盛達礦業各業務板塊運行良好,採選業務毛利率維持較高水平,公司業務仍以含銀鉛精粉、鋅精粉的生產銷售和有色金屬貿易為主。受益於在同行業中較低的採選成本,盛達礦業毛利率居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前列。

民生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受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央行降準帶來貨幣政策邊際寬鬆、基建領域發力預期等因素共同影響,節後國內商品價格普遍上漲,通脹預期升溫,資源股的配置價值凸顯。

受益於有色金屬行業整體復甦,盛達礦業營收淨利潤持續大幅增長,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8億元,同比增加76.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億元,同比增加19.93%;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95.13%;淨利潤為2.53億元,同比增長45.03%。

收購金山礦業打造A股銀業龍頭

9月底,盛達礦業也公告了對金山礦業的收購報告書,預示著本次收購已進入收官階段。草案顯示,本次收購的金山礦業,銀金屬儲量達到3700多噸,是國內單體銀礦儲量最大、生產規模最大的獨立大型銀礦山。收購完成後,盛達礦業的銀礦儲備超過8000噸,接近翻番,鞏固其行業龍頭位置,有望將公司打造成為A股市場上的銀業龍頭。

信達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鉛鋅價格上行壓力增加,銀價具備支撐。從金銀比看,2016年以來金銀價格比持續走高,意味著相對於黃金而言,白銀處於低估的情況。此外,白銀的工業屬性較強,全球經濟向好將有利於提升白銀的工業需求,對銀價構成支撐。當前的金銀比約80,銀價處於低位徘徊期,在銀價低位時攬入大型礦山,體現了盛達礦業反週期運作,持續增加戰略礦山儲備的決心。

作為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獨立大型銀礦山,金山礦業將在上市公司服役長達20年。眾所周知,有色金屬作為大宗商品屬於週期性產品,所以需要站在長週期的角度解讀本次資產注入。

根據草案,本次收購完成後三年內,將給上市公司帶來超過3億元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本次收購的估值也有望增厚上市公司的長期業績。對礦產估值而言,價格是核心因素。

本次礦權估值選取的是最近5年白銀價格均價3.28元/克,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十年白銀均價為4.33元/克,最高曾突破10元/克。金銀比亦是反應銀價高低的核心指標,金銀比高往往發生在白銀價格低谷時。在近20年的波動範圍內,金銀比處於40-80的範圍波動,當前的金銀比約80,處於中樞上延。

除銀礦資源外,盛達礦業8月份亦公告了與華勘集團的戰略合作,著手收購其擁有的老撾爬奔金礦及加拿大JL金礦等礦業項目,借佈局海外市場增加其黃金資源儲備途徑。爬奔金礦於2016年礦建完成進入試生產,2017年5月實現達產,目前正在進行二期勘查工作,近期探礦增儲工作成果顯著,未來金資源總量有望超過50噸。該礦被列入老撾“七五”規劃重點礦業項目,規模體量位居老撾金礦項目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