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仓央嘉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公元前500年喜马拉雅山区小国的王子,看到世间无休无止的痛苦和灾难,在29岁那年抛弃了家人和财富,为痛苦寻找出路,多年的经历和思考,小王子认为每个人的痛苦来自心中的思想模式,来自无法满足的欲望,一切如梦幻泡影,生命是毫无意义的追寻,只有欲求变成了寂静和圆满,人才能解脱所有的痛苦,他就是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

读仓央嘉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佛教在各地开枝散叶,佛教徒谨遵教诲,持戒律潜心修行,成为觉悟者。僧人不能有爱情,爱情最是如梦幻泡影,那是毫无意义的追寻。可是有个伟大的僧人勇敢追求爱情,坦露自己的心声。

他就是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简单的说就是西藏的政务和精神领袖,是西藏人的活佛。二十五岁那年,仓央嘉措,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措情歌》。即便是隔着藏文翻译而来,也丝毫不影响诗的品质。

仓央嘉措的诗很真,有真实的矛盾,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无奈;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假大虚空。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他冲破西藏黄教禁欲主义,勇敢的打开心扉,高声呼喊心中的渴望!

读仓央嘉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广大藏族人民是喜欢仓央嘉措的,从一首藏族民歌里可以看出: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我很喜欢于道泉译的这个版本。后人根据这首诗,又加以演化,有了如今的《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想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这是仓央嘉措对爱情的执着,执着得令人感动。哪怕是隔着三百年文字,透过书本依然可以感受他炙热的感情。

读仓央嘉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全民信佛的藏族文化中令人困扰的就是男欢女爱,然而受人尊敬的活佛也追求人间情感,由此可以赋予这一人间情感的合理性。

还有一首根据仓央嘉措诗演化而来、富有浓郁的现代气息诗——《见或不见》被很多人熟悉。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不知为何,越来越多的情歌托附在仓央嘉措的名下。出现“仓央嘉措情歌”,像《十诫诗》,《见或不见》,《问佛》,《信徒》等等。仓央嘉措一生很短暂,写下六七十首诗歌尚可信,写下几百首,上千首,甚至上万首就难以置信了。这个原因或许和上面提到的那首藏族民歌有关,而“仓央嘉措情歌”已经成为一种大众信仰了。

读仓央嘉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结尽同心缔姻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鉢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惧,不讳,不遮,不掩,炽热真诚,那是生命中最令人心动,最短暂,最隐秘,最璀璨的烟火,如花如雾,如梦如露,仓央嘉措追求如幻的泡影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佛说,每个人的痛苦都来欲望,来自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在仓央嘉措的心中快乐也是来自欲望,来自心中的思想模式,世间并无双全法,痛苦和快乐一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