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孩子,你不必太听话

前两天,一则“你周围那些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怎么样?”的话题上了热搜,因为下面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旧不成悲:对现实不甘,对未来害怕,对过去后悔。对,那就是我。

@你的徐公子:已经很少有人会问他快不快乐,只是知道他看起来从不生气,好像永远在包容别人,可是我真的真的很像抱抱他,告诉他不要再逞强,你也是个孩子。

@Y杨ang2:不会拒绝别人,不善做选择,讨厌社交,最好什么事情都有人安排好了,可是这样子一点也不开心一点也不开心,明明内心有很多想法啊,讨厌这样的自己。

@桑葚味的旺仔:常常迷失自己,放弃了很多很喜欢的东西,没有主见。


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孩子,你不必太听话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总是会有意无意地用“听话”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小到穿什么样的衣服,大到找什么样的工作、跟什么样的人结婚,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那些循规蹈矩的孩子总是会被赞赏有加,淘气、反抗的孩子则会被处罚、批评。很多时候,为了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少受批评和责罚,孩子们渐渐地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心底,努力做出那个乖乖听话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孩子,你不必太听话


马伊琍曾经是出了名的严母,在她第一个孩子爱马出生之后,她严格地按照育儿专家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并成功地把孩子教育成了人人称羡的“别人家的乖孩子”。

直到有一天,上幼儿园的爱马回家向妈妈倾诉,说她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玩扮家家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总是要当妈妈,这让她感到很不公平,因为她也想当妈妈。

马伊琍说:“那你可以拒绝她啊!”

爱马摇了摇头说:“我不敢。”

马伊琍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常年的“乖巧”教育已经让爱马习惯于服从,将自己的感受隐藏了起来,已经不会拒绝别人了。

从那以后,马伊琍不再标榜将“听话”当成教育孩子的目标,而是鼓励爱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学着用耐心来代替简单粗暴的命令。


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孩子,你不必太听话


从小被父母标榜听话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时时刻刻紧张着别人的看法,不懂得拒绝别人,只能委屈自己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

心理学家认为:小时候越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因为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肯定为生活主导,失去自我表述的声音,忽略自己真实的需求,内心压抑得十分痛苦。

不是说乖孩子不好,而是站在大人的视角一味地要求孩子“乖”不好,太懂事太乖的背后,是孩子在做自我牺牲或者是自我遗忘,到最后成为一个靠讨好别人来换取别人喜欢的、毫无安全感的人。

适当的时候,允许孩子任性一回,在教孩子如何与世界相处的时候,也教孩子如何与自我相处,无论你打算怎样去面对这个世界,首先你要学会先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所以,有的时候,请允许孩子不必太听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