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瀅照:清華首位赴廣西的選調生


周瀅照:清華首位赴廣西的選調生


圖為周瀅照百年校慶期間在母校留影。


周瀅照:清華首位赴廣西的選調生


圖為周瀅照(中)在汛期檢查鎮裡水庫安全狀況。


周瀅照:清華首位赴廣西的選調生


圖為周瀅照送鎮裡小學生回家。

周瀅照,山西人,清華大學1998級本科生,2005屆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曾擔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後主動選擇到廣西選調。曾任百色市平果縣委宣傳部新聞幹事,共青團廣西區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黨委書記等職,目前擔任廣西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主任科員。

在周瀅照之前,整個廣西自治區尚沒有畢業於清華大學的選調生。對她這一“吃螃蟹”的舉動,很多人表示了不解。一個地道的北方人如何會選擇西南邊陲?成績排名全班第一的院研究生會副主席為什麼會放棄留在北京的機會而選擇到西部?

對此,周瀅照講起了自己的一段經歷。2001年,當時本科還沒畢業的她跟隨社會實踐支隊到廣西玉林、百色等地調研。作為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周瀅照第一次見到貧困農村的生活,雖然條件艱苦,但當地純樸、善良的民風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周瀅照就萌發了到廣西工作的念頭。2005年研究生畢業時,廣西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領導親自到學校宣傳區委對選調生的政策,原本就對廣西充滿好感的周瀅照報了名,之後順利通過選拔成為一名服務廣西的選調生。

剛到廣西,周瀅照被分配到國家級貧困縣平果縣宣傳部做新聞幹事。從院系研究生會副主席到基層公務員的角色轉變,周瀅照並沒有覺得不自然。除了自己負責的新聞工作之外,周瀅照連小到端茶倒水、打掃衛生這種瑣事也樂意去做。為了更好地熟悉自己的工作內容,儘快熟悉平果縣各方面的情況,周瀅照一有空就走訪鄉鎮農村,到平果一個月內就走遍了全縣的12個鄉鎮。一年內就在各個媒體上發表了新聞報道一百多篇,撰寫文件、方案、報告60餘篇,為平果縣企業改革、民企創業、農民增收、貧困救助等各個方面的宣傳報道做了大量的工作。

平果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韋蒙曾經這樣評價周瀅照:“她是一名優秀的選調生,基礎紮實,工作能力很強,而且很容易進入工作角色,是我們縣選調生的榜樣。”2005年11月,作為優秀選調生代表,她還前往北京、天津、大連等地,參加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的選拔2006屆優秀選調生宣講會,努力讓更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投身基層。

2010年1月,由於工作需要,周瀅照到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任鎮黨委書記。南陽鎮雖然距離南寧市區僅45公里,但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較為落後。到任後,周瀅照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引進適合本地的工商企業的同時,抓好農業的生產建設,特別是發展了高端農業,不僅建成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2個,還建設了500畝超級稻示範區,打造了高產示範的超級稻生產種植基地。

周瀅照任南陽鎮黨委書記近兩年期間,南陽鎮的經濟發展呈現良好勢頭,在“穩糧、固蔗”的基礎上,發展了農業,畜牧養殖業,工商業等,有利地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全鎮各項經濟指標均能超額完成,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00元。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全鎮實施新農村建設75項,總投資3150萬元,涉及道路硬化、飲水工程、水利灌溉、生態能源、村屯綠化和文體衛生等領域,惠及全鎮3.1萬人口。2011年,南寧市對全市102個鄉鎮2010年經濟發展狀況及其他制約性指標進行考核評比,南陽鎮獲得了南寧市“十佳鄉鎮”榮譽稱號。

選調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鮮花和掌聲的背後往往是困難和委屈。對此她覺得,經受得住考驗的人才能夠在基層腳踏實地地走下去並幹出事來。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對於基層精神生活的匱乏,她選擇多加班、多學習。對於與愛人的兩地分居,她以習慣了輕輕帶過。她說:“我並不認為在基層就是受苦,許多落後的地方都需要我們的努力。選擇基層,就是選擇挑戰,選擇歷練。我來的時候就想盡力把工作做好,想辦法克服所有的困難,打開工作局面。我覺得我之所以願意選調,根本上還是因為這是我熱愛的工作。”

談到基層工作的價值,周瀅照說,作為一名年輕幹部,熟悉和了解基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基層雖然條件較差矛盾複雜,但艱苦的環境最能鍛鍊一個人;基層雖然層級較低,但直接為百姓服務,更能體現一個幹部的價值。要做好工作必須堅持兩條,一是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二是充分相信基層幹部的經驗和智慧。

作為一位有六年多工作經歷的選調生,周瀅照並不鼓勵大家盲目選擇“選調”。作為一個選調生,首先應當確定自己是不是真正熱愛這個職業,願意瞭解基層、服務群眾,為此可以忍受清貧、寂寞、誤解、勞累。其次還要看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行業,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做公務員要求思想政治素質要好,個人基本素質要全面,就是靠得住、有本事,上手快。“很多基層的工作並非坐在學校裡想想那麼簡單的。”周瀅照說。

周瀅照:清華首位赴廣西的選調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