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如何调节外汇汇率的


国家是如何调节外汇汇率的


第一种是盯死外币,这种外币可以是美元、欧元、日元……。这就叫联系外汇。这种方式就是把复杂的货币政策跟着美国欧盟日本等。因为他们做的好,他们的货币更稳定,他们的GDP更大发行货币引起的物价波动性小,所以跟着他们混,总比自己瞎搞要强。香港就是这么干的。很多有良心的政府,有自知之明的政府都是这么干的。我国政府也经常用这种办法。

第二种办法是盯死物价。挑选一蓝子商品,让它们在国内的物价保持稳定,试图达到接近零的通胀率。这种办法一般为大国采用,就比如美国,日本。它们的经济体量大,又是民选政治家。货币政策盯着物价让国内生产和生活有一个可信赖的价值尺度,这样也可以讨好选民。

第一种方案的货币政策有利国际贸易,让做海外生意的人有一个稳定的货币汇率可长期评估盈亏。第二种方案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国民生活,大家存款过日子,物价稳定点好。但货币政策不能兼顾两头,一方面想稳住外汇,另一方面还想稳住物价。做不到。说到中国的货币政策,即有第一种又有第二种。一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太大了,央行就做逆向操作。要稳住汇率。通货膨胀大了,又赶紧收紧货币政策,试图稳住物价。事实上就是混乱的,稳住了汇率,就控制不住通胀。就比如中国主要是想稳住汇率,就导致了国内大幅度的通胀。

人民币汇率成功盯住美元但失去对物价的控制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这么多年都能维持6.5上下波动0.2的幅度,其实是很成功的了。但如果从物价来衡量呢?我们的CPI指数已经连续30多年上涨了,这说明人民币是严重超发的。然后你看美国吧。美国主要采用的是稳住物价的方式来发行货币。在非常长的时期里,美国的物价都是非常温和地上涨的。可以说在稳住物价方面,美国当局发行的货币是超发不严重的,但只要把时间尺度拉长,你会发现美元的贬值也是非常大的。只要一产生经济危机,美国政府立刻印钞票,罗斯富直接把金本位制给废除了。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大行宽松货币政策。只不过因为美元可以向全球输出,超发被全球经济消化了。

经济学上最理想的外汇政策就是金本位制

紧盯外币有利于外贸,紧盯物价有利于国民过日子,但确实不能两双。其实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最好的外汇政策是放弃对货币汇率的控制,完全回到金本位制。金本位制下国外承诺自己发行的货币和黄金以固定汇率进行兑换,国家要发行法币就要购买对应的黄金。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政府无法滥发纸币,因为发钞必须要有黄金。这样就可以消除掉通货膨胀,人民存钱过日子就安稳许多。而国际贸易也因为大家都以金平价也做生意,也没有外汇剧烈波动的烦恼。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总统在1971宣布停止美元和黄金兑换。金本位制从此被消灭,以政府发行货币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人类现行的信用货币已经运行了快半个世纪了,却造成了无数的经济危机。

想回到金本位制,估计很难了。黄金基本上没有机会了。但比特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第三信用体系,是紧次于黄金和美元的全球信用。或许有一天,比特币能够代替黄金成为政策印钞之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